08日 08月 2021年

吴正锋 | 论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论文

2021-08-08作者:吴正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

08日 08月 2021年

李晓峰 | 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21-08-08作者:李晓峰

  一、定位与发现: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研究的起步   《人民文学》 发刊词(1949)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纳入中国文学学科体系,标志着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确立;同时,少数民族当代文学“新文学”属性的确立,也意……

08日 08月 2021年

杨洋 | 大文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

2021-08-08作者:杨洋

  在具有普泛性指向的全球化语境下,经济形态、生活方式的一体化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于是,寻求民族自我认同、保持民族文化个性的愿望愈发强烈也更为迫切。无论是本着“重写文学史”的初……

05日 07月 2021年

寸雪涛||从民间文学看缅甸、老挝的龙蛇崇拜|论文

2021-07-05作者:寸雪涛

通过对缅甸老挝的民间故事和神话进行类型分析和原型考证,发现这些民间学中作品含有龙蛇崇拜的文化因子,具体而言,缅甸、老挝两国的龙蛇崇拜始于图腾崇拜,后结合神崇拜演变为灵物崇拜。佛教传入当地后,受佛教影响,最终形成那伽崇拜。

05日 07月 2021年

王尧|传说的框定:全国性神灵的地方化 ——以山西洪洞地区的杨戬二郎信仰为例|论文

2021-07-05作者:王尧

山西洪洞地区存在多种不同的二郎信仰。其中,杨戬常被视为本地诸多二郎中的一员,有与本土信仰进一步融合的机遇,但实际的转化过程却不够彻底,其传说未能摆脱通行叙事的框定。可知,外来信仰传入后,即便是已有相当影响力的全国性神灵,也需全面建构和发展地方性传说,在本地的神灵谱系中占据位置,才可能进入地方性神灵集团的核心。

05日 07月 2021年

李晓峰|论少数民族文学中的祖国认同与表述方式 ——以诗歌为中心|论文

2021-07-05作者:李晓峰

六十多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民族主义思潮中,贯穿始终的主旋律是对祖国的认同;这一认同超越了关于本民族“祖先”和“故乡”的认同;“中华民族”“中国”“祖国”“故乡”的多重认同建构,呈现了多民族认同的完整的祖国版图。这一思想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提供了珍贵的思想资源。在艺术上,1980年代以后,少数民族对祖国的认同修辞呈现出从“空间想象”到“空间行走”的转换。

05日 07月 2021年

刘大先|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关键词概述|论文

2021-07-05作者:刘大先

关键词是一种精炼简洁的信息整合、知识表述、思想萃取与观念传播的方式,21世纪以来各个学术分科大部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关键词体系,少数民族文学关键词则有待梳理与提炼。本文选取改革开放以来涉及少数民族文学比较重要的18个关键词进行描述,主旨是在对词语内涵与外延的时代错谬与接受错谬保持清醒的认知前提下,维持既有义与生成义之间的辩证平衡,促进词语、概念乃至文化的革故鼎新。

04日 06月 2021年

邱婧:海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 论文

2021-06-04作者:邱婧

长期以来,中国的少数民族作家文学是海外相关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之一。从研究特征来看,海外学界对于中国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生产性、话语性研究及实证调查更为重视,也更为关注一些国内学界忽视的不同主体间互动性内容,相关研究较为零散并分布于多种学科。文章梳理海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整体现状,并指出部分海外研究成果中的意识形态偏见及相关问题,认为其研究否定了中国多民族交往交融共生的关系,无视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形态下文学创作的驳杂与多元性。

04日 06月 2021年

杨杰宏|从改造到展演:神话主义视域下的东巴神话研究|论文

2021-06-04作者:杨杰宏

“挪用”与“重构”是神话主义概念的两个关键词,也是考察当下神话在现代性重述的两个切入点。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东巴神话经历了政治化改造、文学化改编,遗产化运作,商业化利用的不同时代命运,传统神话不仅在遗产旅游与现代媒介中广泛商业化挪用,也在政治与文化领域不断被改造后挪用。东巴神话现代性语境里的挪用与重构,既是一体两面的同构进程,也是一个从祛魅到赋魅,从政治叙事到资本叙事的过。这个进程至今仍处于深化过程中,其间蕴涵着再生机遇,也隐含着身份危机。

04日 06月 2021年

吴晓东|神话溯源研究中语音考证的思考|论文

2021-06-04作者:吴晓东

虽然并非所有神话都是史前遗留物,但大多神话历史久远,远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诞生。文字出现之后才有的文献记载,已经远离了许多神话的原型。要追溯这些神话的源头,文献记载具有其有限性。与神话始终相伴相随的是神话的载体语言,语音在神话溯源研究上具有其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语音只是提供了神话产生或演变的内在条件,最终的形成还需具有外部因素,因此在神话溯源研究中语音方法也需与其他的理论方法相结合。

04日 06月 2021年

诺布旺丹|《格萨尔》史诗的个体记忆形态及其建构 ​|论文

2021-06-04作者:诺布旺丹

《格萨尔》个体记忆形态是作为其文本的传承方式或传承载体形式出现的,具有多类型特征。个体记忆在其演述形态上,除了具有史诗集体记忆时代的共享性特征外,还具有集体记忆的重构性特点。《格萨尔》个体记忆的形成始缘起于佛教化,但其产生与远古人类文明(文字社会之前)普遍演进规律相一致,即从集体记忆逐渐过渡到个体记忆时代。之后《格萨尔》记忆形态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都在这样的框架内完成。如果说《格萨尔》集体记忆强调的是大众化的共享性记忆,突出的是情感、伦理及价值观的话,而其个体性记忆则强调的是差异化的记忆,彰显演述者个体的经验、感悟及主体性审美。

24日 04月 2021年

毛巧晖:“他观”与“内视”:文化表述的整体性丨论文

2021-04-24作者:毛巧晖

 19世纪中期开始兴起的民俗学,发展到现在已有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即民俗学者和民俗,正如印度学者萨迪哈纳•奈沙尼(Sadhana Naithani)在民俗学伦理问题中所言,一直是中轴与核心。研究者对于民……

24日 04月 2021年

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共时研究|论文

2021-04-24作者:施爱东

人文学科的系统研究往往被称做共时研究。共时研究不是单纯地排斥了时间作用和历时变迁的研究方法。共时研究将研究对象视做一个自组织系统,将民间故事视做一种结构稳定的功能组合、一棵生命树。故事一旦开始其生命进程,就会自己生长、自己愈合、自己开花、自己结果,也会随时空的改变而变异,随生命熵的增加而消亡。系统研究最重要的三个维度是:结构、要素、关系(功能)。其中要素是研究基础,结构是研究平台,关系是研究重点。坚持系统研究法,本质上就是为了排除个体的、历史的、偶然的干扰项,让我们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具普遍性的结构问题和共性问题上。

24日 04月 2021年

查洪德:元代民族融合与文学关系的思考 | 笔谈

2021-04-24作者:查洪德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出一批高质量精品力作,推动新时代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繁荣发展,日前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作家文学研究室召开了“中国多民族作家叙事话语体系建设”学术座谈会。与会者围绕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民族交流与融合以及中国多民族文学经典与双语创作、少数民族生态文学、女性文学等问题展开讨论,本报选登两篇笔谈以飨读者。

24日 04月 202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04-24

文章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定义,就“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简明扼要的解读路径。其中至少有两个基本理念值得认真把握:一个是复数的“人”,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决于那些一代又一代将其传统、技能和习俗的知识传递给社区其他成员或其他社区的人”,也就是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个是“过程”,即“保护的重点在于世代传承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过程”,而非作为结果的“产物”。此外,文章还从4个层面概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即动态性或曰活态性,包容性或曰共享性,代表性而非排他性,以及以社区为基础的集体认同性

06日 03月 2021年

毛巧晖 | 民间文学的通俗化实践 ——兼论肖甘牛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研究

2021-03-06作者:毛巧晖

受到西方“民”“民间”“民族主义”影响,同时亦承继中国本土“重民”思想,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仁人志士就关注民间文学;同时西方传教士亦关注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翻译。此间,除了“学术的”目的外,另一脉络,即民间文艺的通俗化实践也并行发展。1949年以后,民间文艺与大众文艺紧密结合,甚至有过合一趋势。本文结合肖甘牛的民间文艺搜集整理进行论述,旨在阐述民间文学的通俗化实践有着复杂的历史语境,其背后连接着不同的文化生产模式、价值认同和文学想象。

06日 03月 2021年

邱婧: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书写话语转向观察丨论文

2021-03-06作者:邱婧

近年来的少数民族小说,有着丰富的创作面向,从当代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在少数民族题材文学的创作中,原本较为固化的书写模式,在遇到新的时代情境之际,不再仅仅限于对民族风情的表述或者纯粹的乡土抒情,而是裹挟着更多的时代内涵,产生了较为显著的风格转向。正如长期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进行观察的学者刘大先所言:“现代文学以来的边地,是由普遍性时间(现代性)中的主流价值在差异性空间(地方)中不平衡播散的结果。得益于全球化经济方式的扩张和媒介技术的更新,边地的差异性空间在新时代语境的文学中获得敞开,并行的是关于文学观念和文学意识的自觉改变,进而显示出其变革性的意义。”自然,在当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面临着更加丰富而多元的语境,因此,少数民族文学书写的内涵和外延更为广阔,既有传统封闭的乡土、历史书写,也有“走出者”“外来者”与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的互动。

06日 03月 2021年

丹珍草||口头文学与书面作品之间——现代长篇叙事诗《天子•格萨尔》||论文

2021-03-06作者:丹珍草

民间叙事与作家文本互文、杂糅、叠合所产生的传承与创新效应,已成为藏族文学巨大的再生资源。格萨尔史诗的现代叙事诗歌写作,为史诗叙事性题材增添了主观抒情表达的客观陈述模式,《天子•格萨尔》是对藏族口头文学格萨尔史诗的一次创造性转化、重构和再创作实验文本,是又一部格萨尔史诗的“故”事“新”编。虽然新文本以格萨尔史诗的故事母体为叙事框架,但更多地蕴含了作者对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王》的现代性阐释和个性化书写,作者试图把史诗“元叙事”提供的无尽想象空间,以新的思维方式和现代审美意象,使民间史诗的“活样态”以新的文学样式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紧相维系。开启人们对古老史诗新的阅读感受和新的接受视角,演绎史诗在当代语境中的诗性表达,赋予格萨尔史诗新的诗学意义。

06日 03月 2021年

杨杰宏:历时性视域下《布洛陀》研究之思考丨论文

2021-03-06作者:杨杰宏

学术界把《布洛陀》视为壮族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其“活化石”“原始宗教”特点,而忽略了它作为文化传统的历时性维度,以及作为延续至今的当下性特点。布洛陀经诗内容涵盖了壮族历史发展的文化信息,蕴涵了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的发展过程,突出了其原生宗教特征。《布洛陀》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看法,对这些不同看法持续不断地总结思考,它的学术生长点与生命力就能不断地得以持续发展。

31日 01月 2021年

“当前比较文学前沿及少数民族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讲座实录

2021-01-31作者:曹顺庆 汪立珍 刘建波

2019年3月29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心邀请四川大学曹顺庆教授到学院做了题为“当前比较文学前沿及少数民族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学术讲座,汪立珍教授主持。以下是本次讲座实录。实录中,曹顺庆教授简称为“曹”,汪立珍教授简称为“汪”,提问老师和学生不再注明姓名,简称为“老师”或“学生”。

<<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