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 01月 2021年

刘大先||族群性、地方性与国家认同——百年中国文学的满人路径|论文

2021-01-31作者:刘大先

回首百年中国文学,“满洲-旗人-旗族-满族”这一系列族别名称的变迁及相应的文学表述,体现了满人社会地位的起伏及认同的嬗变,与之相关的是族群性、地方性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纠葛。满人从部落到帝国,再从天下到万国的近代转折中,中国的普遍性退缩为全球中的地方性,20世纪之交尤其是辛亥革命之后,满人的族群自觉在西来的民族主义话语中被刷新,成为国家中的地方化存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反殖民反封建斗争、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让边缘地方的满人融入到国家之中,进而在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多民族平等公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复杂的起伏嬗变,始终与时代与社会交织在一起,启蒙、革命、解放、阶级、现代性的主流话语一直如影随形,但满人文学依然体现出其独有的路径。从君主立宪到救亡图存,到融入社会主义叙事,再到文化主义的怀旧表达,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统一与多元的内在辩证,同时也敦促我们重新思考重新认识“中国”及中国认同的问题。

31日 01月 2021年

吴晓东丨《山经》"无草木""沙"及其相关词汇的统计分析丨论文

2021-01-31作者:吴晓东

文章通过对《山经》中“无草木”“沙”的数目与分布的统计分析,发现《山经》所描述的生态景象并不是很好,而且南、西、北、东四方无草木的山显然要比中部的比例高。文章再通过对《山经》“海”的统计分析,指出《山经》是基于祭祀者对整个世界的想象,是造成中部生态好而四周生态差的主要原因。

31日 01月 2021年

朝戈金:力行而不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40周年暨学科建设座谈会上的致辞

2021-01-31作者:朝戈金

力行而不惑。民文所这一学术共同体历经40载风吹雨打,锤炼了机体,磨炼和精神。前面的路还长,任务也格外艰巨。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民文所的前景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22日 09月 2020年

徐兆寿:论西部民间文学的当代再创作 | 论文

2020-09-22作者: 徐兆寿

民间文学自进入现代以来,遭到现代性的去魅,但新时期以来文学中出现了对其不同程度的复魅,尤其在西部民间文学的当代再创作上得以彰显。作家们在挖掘这些民间文化时,对现代性产生了深刻的质疑、反思,有意为民间精神与信仰进行复魅,对西部民间神话进行了当代重述,同时表现出一种浓烈的魔幻气质。

22日 09月 2020年

邱田:西部都市小说的新拓展 ——弋舟短篇小说的三重门 | 论文

2020-09-22作者: 邱田

现居陕西,曾为“甘肃小说八骏”之一的弋舟专注于都市小说创作,在以书写乡土见长的西部作家中独树一帜。以他“兰城”时代的短篇小说为参考系可以看到,在城市书写中,弋舟更关注底层人物,擅长运用“多重社会位置论”的话语表现来描绘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命运变迁。他善于刻画女性心理,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十分丰满。作为“70后”作家,他创造了一种具有时代疏离感,追求陌生化效果的“黑白影像”式的叙事风格。弋舟为西部都市小说的书写开拓出了一条新的路径,也代表了“70后作家”在创作上新的艺术特色。

22日 09月 2020年

姜蕾 陈岗龙:雪地里的小红帽——渡澜小说《昧火》的童话反写 | 论文

2020-09-22作者:姜蕾 陈岗龙

蒙古族“90 后”作家渡澜是这两年文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渡澜丰富的情感、瑰丽的想象和令人惊讶的文字张力引起了文坛的关注。现有对渡澜创作的讨论大致围绕两点:对其创作的气质来源(个人经验抑或西方作家影响)的探讨,以及是否可以用“魔幻”来概括或定义渡澜的文字。

22日 09月 2020年

丹珍草: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当代语境下的格萨尔石刻传承及其文化表征 | 论文

2020-09-22作者: 丹珍草

格萨尔石刻蕴涵了格萨尔史诗艺人说唱以及格萨尔文本、音乐、唐卡、歌舞、藏戏等其他形式所无法承载的民族文化信息。在藏区民间社区,格萨尔石刻已呈现出丰富的内涵,不但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参与民俗生活事项,并成为社会教化、艺术创新和民族文化心理的表征。在现当代语境下,格萨尔石刻的传承正面临如何梳理和反思传统与现代、创新与发展的问题,还在于通过石刻表征意义的探究,挖掘藏文化系统和史诗文化系统建构中所浸润的民族文化元叙事 。

12日 09月 2020年

王红:四维的生态和合之美:侗族古歌研究丨论文

2020-09-12作者:王红

侗族古歌的主要表现对象是人、地、天、神,此四维动态和谐构成及其运动的哲学精神,传达了侗族古歌文本丰富的生态思想,更在形式上凸显生态和谐的本体性理念精神,对生命的追求与呵护成为整个系统的核心基石与理念依持,并奠定了侗族古歌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规律。

31日 08月 2020年

玛拉沁夫:新中国民族文学事业的守望者

2020-08-31作者:韩晗

  玛拉沁夫的成长历程和他所见证的历史,反映了党对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关心,也证明了玛拉沁夫参与其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已枝繁叶茂,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如今,这位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出突出贡献的文……

15日 08月 2020年

陈泳超:近世民间信仰中的神话层累

2020-08-15作者: 陈泳超

在浙江海盐“待佛”活动的仪式文本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个神歌抄本《伏羲王》很早被公布,因涉及兄妹婚母题而被神话研究者经常使用,其实只是被改造过的节选本。现通过对原抄本的细读,结合实际的仪式过程,发现它袭用了道教的神灵框架,本名应为《三天三宝》,展示的却是盘古、伏羲和神农的远古“三皇”神话,在承袭过程中有所新创,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神话地层”的层累、叠压与打破诸状况,以及其中蕴含的现实性功能导向。

15日 08月 2020年

乌日古木勒:蒙古族北斗七星神话与信仰 | 论文

2020-08-15作者: 乌日古木勒

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身怀绝技的七位英雄变成北斗七星的神话是由AT513“奇能异士来相助”(“超凡的好汉弟兄”)和AT653“兄弟皆好汉”(“才艺高强的四兄弟”)两个民间故事类型形成,AT513和AT653民间故事类型提倡超凡的英雄彼此团结,合作完成各种艰难的任务这一主题。七个英雄变成北斗七星神话体现了蒙古族崇尚英雄主义传统和北斗七星信仰的完美结合。在提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当今世界,以上两种类型的民间故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5日 08月 2020年

庄孔韶 马库斯 费彻尔:文化直觉、艺术实验和合作人类学 | 对话

2020-08-15作者: 庄孔韶 马库斯 费彻尔

2019年11—12月,马库斯(George E. Marcus)和费彻尔(Michael J. Fischer)应邀访问云南大学,参加“绘画人类学的多学科实验:国际研讨会和人类学绘画展”,会展期间庄孔韶与两位学者多次谈话,以下是11月28日下午(会展前)在云南民族博物馆茶馆座谈,并就文化直觉、艺术实验与合作人类学等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深度交流。该翻译整理稿根据2019年11月28日下午于云南民族博物馆旁茶馆进行的对话整理翻译。在场人士包括庄孔韶、马库斯、费彻尔、和柳、张俊龙、龚诗尧、茶艺师。本文已获庄孔韶、马库斯、费彻尔授权同意发表,由和柳翻译、整理。

11日 08月 2020年

刘建波 | 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 论文

2020-08-11作者:刘建波

  彩云之南是多民族世代生活的福地,也是民间文学活态发展的沃土。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奠基人钟敬文先生曾说:“民间文艺,是民众直接创造的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它还是各民族伟大作家创造的有力的影……

11日 08月 2020年

崔荣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代蒙古族诗歌的诗意中轴 | 论文

2020-08-11作者:崔荣

  行进70余年的当代蒙古族诗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诗意的中轴。观照不同时期的蒙汉双语诗歌即能发现,其中都暗含着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七年时期纳·赛音朝克图的《我们的国旗》《红色的瀑布》抒发……

28日 07月 2020年

孙国亮、高鸽: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德语国家的译介与接受|

2020-07-28作者:孙国亮、高鸽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德语译介历经长期遇冷的起步期、蓬勃发展的高峰期、黯然回落的低潮期,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表明,其已构成德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德语国家的接受亦由单调的猎奇性、争议性解读趋向多元的文学性、审美性研究,在传播与构建中国形象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8日 07月 2020年

常海波:延安文艺传统与少数民族文学话语|论文

2020-07-28作者:常海波

延安文艺传统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力体现在社会主义话语与民族性话语、 民主性话语三种差异性因素“一体两翼”式的均衡发展上:社会主义话语与新人、写光明、典型化、两结合、深入生活等问题相联系;民族性话语与中国化、新民主主义的内容、民族形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问题相联系;民主性话语与大众化、民间性、革命性、科学性、文艺的特殊性等问题相联系。

18日 07月 2020年

林继富、杨之海:科学化、整体性民间文学记录的探索 ——基于西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讨论|论文

2020-07-18作者: 林继富、杨之海

西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古代就有以史书、文人作品记录的传统。20世纪以来,西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科学性、系统化呈现出两条线索:国家话语不断参与构建搜集整理体系;学界对民间文学认识论的反思而转换的方法论实践。1949年以来西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进程,尽管呈现出波澜起伏,但是,总体上朝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搜集整理方向发展,呈现出科学化、整体性的民间文学记录格局。

18日 07月 2020年

徐琴、李美萍:独特的话语空间与当代藏族女性作家的汉语书写|论文

2020-07-18作者: 徐琴、李美萍

藏族女性文学是当代藏族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女性作家以卓然不群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与男性作家共同构筑了藏族文学繁盛的景象。她们的汉语写作关注女性生存空间,探讨女性的生存困境,并将此融入对民族历史及现实的探寻和建构之中;她们以带有民族特征的符号化描写,将自我的民族文化身份不断地巩固、强化;同时,她们的叙事是一种主体视角下对自我进行审视并带有鲜明民族文化内涵的叙事,其写作既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独特的民族性特征。这些方面为中国女性文学提供了新的文本,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形成了当代藏族女性作家独特的话语空间。

18日 07月 2020年

李子贤:韩国济州岛传承的活形态神话|论文

2020-07-18作者: 李子贤

由于历史的原因,济州岛直到近二三十年才进入现代社会。古老的神堂(祭场)、神房(巫或祭司)、巫歌(祭辞)以及相关的祭仪至今仍在存续,因而一直保留着活形态神话赖以传承的文化生态系统。这样,济州岛成了当下东亚几个还在传承着颇具地域特色的活形态神话之地区之一。

18日 07月 2020年

李子贤,张多:东亚神话比较研究的大视野——李子贤教授讲学侧记

2020-07-18作者:李子贤,张多

李子贤教授是国际著名神话学家,中国云南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原云南大学图书馆馆长。2019年11月7日下午,耄耋之年的李子贤教授回到文学院,在云南大学东陆园为200多位来自昆明各高校的师生分享了他近一年来新的思想成果。讲学现场座无虚席,体恙初愈的李子贤先生充满激情地讲了两个小时,将听众带入一个博大的神话学世界中。

<<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