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钰涵: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失语现象与母语追求|论文 发布日期:2018-11-08   作者:乔钰涵   点击数:1664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失语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文学创作者对母语的追求,有的创作者更是把母语创作作为自身文学创作的原则和底线。而从现实来说,母语追求面临着语言、传播等重重困难,这使得每个追求母语创作的创作者都需要在困难克服付出代价以及母语追求结果之间权衡得失。对于民族文学领域这一特殊的现象或问题,要抱持理性态度,也要适当包容,灵活变通思维方式有助于问题更为妥善地解决。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失语;母语
  一、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失语现象
  “失语症”是从心理学术语转移到文学上的一个概念,首先由曹顺庆在《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及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中运用,在文学中的意思主要是指本土文化话语的构建。本土文化话语构建包括两层意思:第一、本土语言使用。第二、本土意识表达。但是在以后的研究中,更多地演变成为有关话语危机感的探讨。起初主要是指在在20世纪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中,面对翻译中西方语言的冲击,汉语群体由于语言文化逆差形成了汉语危机意识。而实际上在中国文论的语境中少数民族文学的“失语症”一直存在,但是对于这种现象各方面却少有关注。
  语言方式选择是文学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少数民族文学既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独立的文学形式,对于民族语言的选择不仅是民族文学对民族文化书写的最好选择,也是民族姿态的表示和象征,因此从逻辑上来说选择民族语言自然是民族文学构建本土话语合乎情理的选择。而从现实民族文学的创作来看,大多数少数民族文学都用汉语来创作,且在意识形态上形成了亦步亦趋的“失语”。失语现象是少数民族文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部分民族作家对失语现象的警觉,民族文学的创作涌现出了追求民族语言写作的潮流。对于潮流的形成仍然需要以客观的眼光来审视,只有这样,民族文学的母语追求才能理性发展。
  二、少数民族文学母语追求的现实阻碍
  民族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民族母语的使用毫无疑问有助于民族文化的表达,但是民族文学的母语运用在现实中并不容易,具体来说,有以下困难。
  (一)母语能力缺失
  民族文学的创作者以民族作家为主,也有汉族作家,基本上所有的汉族作家的民族文学创作都是以汉语来表达,没有应用民族语言的习惯,也不具备民族语言能力。在现代学校教育中,主要以汉语为主,这使得很多民族作家虽然具有少数民族身份,但是并不具备民族语言能力,即便是能够口头交流,但是能够使用民族文字的作家也是少之又少。文字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工具和手段,民族语言能力是民族文学运用母语创作的前提,当前大多数作家对民族语言的陌生意味着用民族语言来进行文学创作在语言方面便是难以逾越的门槛。
  (二)制约作品传播
  民族文学的作品必然需要通过传播来扩大影响力,传播也是民族文学价值实现的根本路径。作为一种小众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在本民族内部的影响在逐渐退化,对于大众来说更是陌生的语言体系,受众是传播的目标对象,受众的接受是文学作品传播的前提,使用民族母语创作的民族文学和大众之间的距离意味着民族文学很难得到传播。加上民族文学本身和大众文学有一定距离,民族文学中的内容对大众而言较为陌生,这更加剧了民族文学作品传播的难度。而传播不力意味着作品出版方难以得到更多的收益,作者本身也难以通过作品收获更多的认可。因此,无论是从受众出发,还是出版方、作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更愿意作品以大众熟知的汉语而不是民族语言来创作,也只有在此情况下,民族文学作品才能得到大众认可和传播。
  (三)背离文学本质
  文学创作的目的是创作者以文字的方式向社会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大众化是文学基本价值意义实现的前提。而以民族母语所进行的文学创作实际上意味着相关文学作品基本上只能在民族语言群体内传播,从而形成和大众文学不一致的小众文学,而这显然和文学的初衷是不一致的。虽然按照传播学观点,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小众化分流,但是这种小众化和民族文学由于语言限制而造成的被动小众化显然不是一个概念。因此,一定程度上,民族母语的使用和文学的本质是相背离的。
  (四)创作思维转变
  使用母语创作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方式选择,而是一种创作思维意识的改变,民族文学创作者需要具备一种自觉进行主体性言说的意识,才能在思想意识上认可和接受民族母语创作。而在事实上,长期以来,由于少数民族文化和主体文化的结构性融合,等级性结构意识已经渗透到大多数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者的意识深处,以汉语文化为主体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以汉语进行创作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另外,民族文化和汉语文化本身在历史上属于相融共生的关系,在事实上存在融通,这使得两者之间的冲突相对较少,如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文化和儒家文化有着较大的重合,由于历史机缘促成,儒家文化更是在民族地区生根发芽,与当地众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两者的共通性以及长期以来的意识观念使得多数民族文学创作者在思想意识上并未形成母语创作和汉语创作的二元对立。
  三、少数民族文学中母语追求的理性态度
  少数民族文学失语促成的母语追求虽然在实施上有一定困难,但是作为一种文学发展方向或潮流,运用母语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内成为民族文学创作的热点问题。一方面要对这种潮流进行理性引导,避免使母语方式成为民族文学创作的执念,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民族文学在此方面的语言需求。其三,还要灵活追求的实现方式,为民族文学的母语追求寻求新的出路。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一)辩证理解母语追求的价值意义
  运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民族文学创作需要克服诸多困难,也意味着民族文学作品传播必然面临更多的阻碍。相比较而言,运用汉语创作对于对汉字驾轻就熟的文学创作者来说,相对要轻松得多,且汉语创作实际上也意味着在相关创作是在汉语文化和民族文化形成的新的文化空间创作,有利于开拓创作思路,也有利于拓宽新的创作空间。虽然民族文学运用母语创作也有各种益处,但是在民族文学失语前提下悲壮地举起民族语言的大旗来宣示本土话语主权,还是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理性分析。
  第一、少数民族文学失语的问题。建国以来,基于民族各种权利的保障,国家积极进行民族识别工作,支持民族语言的发展,帮助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创造自己民族的文字,可以说使用民族语言进行文学创作一直在国家允许和支持的范围内,这一点和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禁止有根本上的不同。可以说,民族文学的失语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自然选择,因此对于民族文学失语更需要从文学和语言发展规律方面来认知。第二、母语追求对民族文学失语的影响。由于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当前民族文学失语而生成的母语追求是自然的,但是对于通过民族语言使用来建构本土话语需要辩证认知,民族语言并不等同于民族意识,思想文化是民族文学创作的灵魂。民族语言运用会促进本土话语建立,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促成民族文学的意识转变。第三、母语追求前提下民族文学需要承担的代价。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种地域文学,本就存在传播范围窄、影响力弱等问题,再强调民族语言的使用会使得民族文学的传播受到极大限制,不利于民族文化影响力扩大,而扩大影响力问题正是当下关系民族文化存亡的紧迫问题,相较于民族语言使用带来的象征意义,更需要考虑民族文学的传播问题。文学失语是民族文学母语追求的前提,只有对以上问题都有清晰认知的情况下,再来讨论母语追求,才能使母语追求的演进保持在一个理性的轨道上。
  (二)支持包容民族文学的母语追求
  长期以来,以民族语言进行文学创作是部分民族文学创作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藏族、纳西族和彝族等具有悠久文字传统的民族来说,使用民族语言创作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和创作习惯,拥有民族文字的民族使用民族文字创作了大量文化古籍,并形成了彝族史诗《勒俄特依》及藏族的英雄史诗《萨迦格言》等经典作品。另外,随着汉语创作民族文学小说的兴起,对民族母语的追寻已经成为民族文学体现文化自觉意识的一种标志,具备民族语言能力的民族文学创作者为了突出自身文学创作的民族色彩,刻意选择了民族语言创作,应该说是汉语民族文学小说的出现成为民族文学自觉寻根的根本原因,这是文学发展的自然现象,而这种民族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也进一步丰富了民族文学创作的种类。最后,从民族语言对民族文学的功能来说,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系统血脉相连,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阐释,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系统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特殊的文化现象,用民族语言来诠释,可以使其中的文化现象得到更为原汁原味的呈现,更有助于各种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文学作品中充分诠释。
  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母语追求既有文学失语后的民族文化主体意识觉醒,也有长期以来的文学语言创作传统,在对于民族文化诠释方面更有其他语言不可替代的优势,以母语进行民族文学创作自然需要给予支持和包容。具体在实践中,便是对民族文学的民族语言创作提供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避免对民族语言创作的过分苛责。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由于汉语文学创作的出现,使其和民族语言创作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立局面,因此在民族文学批评中,必然会基于语言不同而进行评判,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族文学使用民族语言的积极性。另外,还需要为民族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传播提供支持,民族文学创作选择民族语言的一个突出后果便是文学传播不畅,要保持这种民族语言创作的积极性,还需要在翻译、出版等方面打通影响民族语言选择的最后关卡。最后,还需要为民族文学创作中的母语追求提供条件,当下多数民族文学创作者选择汉语创作一部分是出于思想意识方面的自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民族语言能力不足,在此情况下,民族文学创作者只能选择以汉语来创作。要使民族母语创作行为得到支持,还可以在民族语言教育方面提供更多便利,使更多的民族文学创作者具备民族语言创作能力,使其在民族文学创作的语言方式上有更多的选择自由。
  (三)灵活母语追求意念思维
  在坚持母语创作的民族文学意识观念中,民族语言使用是一种信仰,也是表征民族文学民族色彩的一面旗帜,同时也是强调其民族文化身份的直接方式。但是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族文学的民族语言创作不仅有语言门槛,也有传播、经济利益实现、作者社会效益等现实问题阻碍,更与文学的大众性有所偏离。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母语追求就成为民族文学创作的一种两难选择。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就需要灵活母语追求的实现思维或方式。第一、可以以新的视角来认知汉语创作,以汉语创作的重新认知来转变当前对单纯母语追求的执念,对于这一点,藏族作家阿来认为汉语创作可以使其在民族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形成新的创作空间,有利于文学创作在原有民族基础上的边界突破,从民族视角到文化视角的转变,就会得出新的认知。另外,从以上分析可知,以民族语言来创作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民族文学的失语问题,并不能以此来树立本土话语权,因此在民族文学创作中的母语追求并非一定要坚守的信念,思想意识观念的转变,可以使民族文学的语言选择获得更为广阔的空间。第二、可以通过双语写作来实现母语追求,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语言追求是民族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文化自觉意识,也有悠久的文学传统为基础,而民族文学的母语运用现实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双语创作的方式来实现母语追求,即同时采用母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来创作。一部作品采用两种语言方式来表达,或者是在汉语创作中引用民族语言,这也是双语创作的一个特殊方式,民族文学创作者在无法用汉语来表达或者觉得用汉语表达不够贴切到位时选择汉语和民族语言混用,从而形成了混杂性的杂语写作。这种双语创作的现象在历史上已有记载,在当前民族文学创作中也有体现,如彝族作家阿蕾、哈萨克族作家哈依霞、叶尔克西等人都在双语创作方面有较多实践,双语创作虽然两全其美,可以抓住两个世界,但是对于创作者来说,也需要具有较高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才能驾驭。
  语言的多样性并没有限定交流,但是这种交流的前提必须以语言文化基于主体位置的阐释,在此思想下,使用母语成为众多民族文学创作的潜在追求。而在国内特殊的文化格局内,民族文学中本土话语建构关键在于其中的文化思想和灵魂,民族文学中的母语使用并不是决定民族文学失语现象的根本原因,加上民族文学创作中母语追求的多重困难,母语追求不应该成为民族文学创作的执念,但是基于民族语言对于民族文学创作者文化自觉意识的表征意义,以及民族语言本身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功能,对于母语追求还需要理性认知、灵活对待。
 
  (原文刊载于《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注释请参考原文。)
  作者简介
  乔钰涵(1986-)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
  值班编辑:和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