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洛肯:清代中期满族文学家族及其诗文创作初探〡论文 发布日期:2018-10-12   作者:多洛肯   点击数:1315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学会

多洛肯:清代中期满族文学家族及其诗文创作初探〡论文



摘要:满族作家文学在清代中期出现质的飞跃,不仅创作主体与文本数量大增,一门几代作家的文学家族也大量出现。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细致爬梳,依据创作主体的血缘关系将满族作家的创作以家族的方式呈现,并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可以对这一时期满族文学家族产生整体认识,进而归纳出其基本特征。

关键词: 清代中期  满族  文学家族  诗文创作

一、引言


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过渡与奠基,及至中期尤其是乾隆朝,政治、经济都达到了鼎盛时期,这就为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元、明两朝已经陷入发展瓶颈的诗词在清代中期再次显露出勃勃生机。清代诗文的辉煌成绩不但成就了中国古典文学最后一个发展高峰,也推动了满族文学的发展。入关百年来,随着边事的安定,以军功入仕的几率越来越小,而科举取士的政策却逐步宽松,八旗子弟逐渐弃武从文,尤其是从龙入关以军功封侯拜相、子孙袭其封爵禄位而成的名门望族要想维持荣耀,出路只能是教子读书,参加科举。因此,这一时期满洲人才辈出,不仅创作队伍和文学作品的数量远远超过清代前期,而且出现了以诗文传家的典型的文学家族。

在中国古代,以汉朝为基点,家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随之而来的是家族文学的兴盛。陈寅恪曾说:“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此后的历朝历代中,一门风雅、代有才人的文学家族不断涌现。如东汉班氏(班彪、班固、班超、班昭),魏晋曹氏 (曹操、曹丕、曹植、曹彪、曹睿),东晋谢氏 (谢鲲、谢安、谢万、谢绎、谢灵运、谢眺),唐代五窦 (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宋代苏氏 (苏洵、苏轼、苏辙),明清之际的松江宋氏 (宋存标、宋徵璧、宋徵舆) 等等,都是以诗文传家的世家大族。满族作家文学自始至终都深受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发展到清代中期,一门之内父子、祖孙、夫妻、婆媳俱能为诗的满族文学家族已屡见不鲜,标志着满族家族文学的兴盛繁荣。

二、清代中期满族文学家族艺文征略


虽然清代中期满族文学异常兴盛,但是相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土文学,仍显得较为单薄。本文在参考前人关于文学家族概念的基础上,针对满族文学自身的独特性,依据同一个家族出现的文人与诗书传家两个基本条件,将满族文学家族的定义标准稍微放宽,归纳整理出清代中期索绰络氏、完颜氏、章佳氏 (阿克敦)、栋鄂氏、高氏、李氏、钮祜禄氏 (毓奇) 、纳兰氏、于氏、伊尔根觉罗氏、曹氏、西林觉罗氏、章佳氏 (尹继善) 、东鄂氏、唐氏、朱氏、顾氏、叶赫那拉氏、辉发那拉氏、钮祜禄氏 (和珅) 、和氏、富察氏、伊氏、甘氏、哈达讷喇氏等二十五家创作较为丰富的满族文学家族。 (见表1)

另外须指出,清代满族宗室文学在满族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宗室王公的家族关系在《清史稿》《清史列传》里,其创作保存亦较为完整,所以本文并未涉及清《爱新觉罗家族全书》等著作中的清代宗室家族文学。

表1 清代中期满族文学家族及其创作




三、清代中期满族文学家族典型个案

清代中期满族文学家族按其构成类型可划分为祖孙型、父子型、婆媳型、夫妻型以及多元混合型,其中完颜氏最为典型,其家族文学创作从阿什坦起至其十世孙景贤终,几乎伴随整个清代,因本人于《清后期满族文学家族及其诗文创作初探》 (《满语研究》2013年1期) 中已有论述,且表1对其家在清前期及中期的传承情况亦有所呈现,因此不再赘述。本文以章佳氏 (阿克敦) 、高氏两家为例来说明清代中期满族家族文学的兴盛。


(一)章佳氏(阿克敦)

章佳氏是有清一代满族世家中继索绰络氏又一兼具科举与文学两个因素的文化家族,以一门之内三进士、两举人的科第成绩传为佳话。

章佳氏的文学传统始自阿克敦。阿克敦 (1685-1756),字冲和,一字立恒,又字恒岩,号立轩,满族正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进士,改庶吉士,历官两广总督,以刑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谥“文勤”。阿克敦著有《德荫堂集》十六卷,震钧《天咫偶闻》著录此集,《续修四库全书》《中国古籍总目》集部皆有收录。《清诗纪事》选其诗《准格尔歌》《再使入境》 (残句) 。现存有《阿克敦集》一卷,清钞本;《德荫堂集》十六卷,乾隆刻本、嘉庆二十一年曾孙那彦成刻本。是集首列年谱,凡赋颂二卷、诗九卷、奏稿三卷、杂文二卷,附词三阕。诗分《馆课集》《水淀集》《北游集》《塞外集》《东游集》《南游集》《随征集》《扈从集》及《余集》。其诗文中于平定青海、出征金川、三使朝鲜、从征准噶尔、征服定界等,皆有纪事。法式善《八旗诗话》称其“体国教家,俱有法度,丰功伟略,载在常,诗特其绪余耳。气局开展,笔力浑融,实有笼罩百家、包含万象之慨”。徐世昌《晚晴簃诗汇》称赞其“诗质实伉爽,如见正色立朝风度”。

阿桂,阿克敦子,字广庭,号云岩。乾隆三年戊午举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诚谋英勇公,赠太保,谥“文成”。阿桂生平事迹于《清史稿》卷三百一十八、《清史列传》卷二十六等中有详细记载。著有《阿文成公心悟》上下卷。铁保《钦定熙朝雅颂集》收录其诗八首。钱仲联《清诗纪事》收录其《伊犁军营》《大军次永昌有作》《话旧赠钱冲斋观祭》二首、《五十初度自纪诗》《赠总兵刁隆武诗》《寿英和父七十》《偶咏》。

那彦成 (1764-1833),阿桂孙,字韶九,一字东甫,号绎堂。乾隆己丑进士,散馆授编修。五十六年以侍讲入直南书房。嘉庆四年以工部尚书兼掌院学士,历官陕甘总督、直隶总督。平滑县贼,赏三等子;平回疆,绘像紫光阁。道光十三年卒,谥“文毅”。有《那文毅公遗编》,庆廉辑,清钞本,一册,《中国古籍总目》收录此集。《八旗文经》卷十七、卷二十三、卷四十、卷四十八分别收录其文《德荫堂集后序》《题鲜于伯机书佛遗教经》《重修易州安河记》 《予告三品御衔前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梅庵铁公神道碑》。

庆霖 (?-1844),鄂礼世父,字伯苍。道光十四年甲午举人。以荫官刑部员外郎。庆霖生平事迹于《皇清书史》卷二十九、恩华《八旗艺文编目》中有载。现有《松閟阁诗钞》二卷,咸丰元年刻本、光绪十一年刻本,《中国古籍总目》集部收录此集,震钧《天咫偶闻》著录为《松閟阁诗集》。钱仲联《清诗纪事》收录其《述闻》诗。庆霖子鄂素,字子位,亦能诗,可惜集子名目无存。

庆廉,鄂礼父,字俭泉。道光乙未举人,丙辰进士,以疾罢。现存《白云红树山房韵语偶存》不分卷,清精钞巾箱本,四册。另有《豫变纪略》八卷传世。

鄂礼,那彦成曾孙,庆廉子,字立庭,袭三等子。由工部主事历官至内阁侍讲学士、驻藏大臣。今存其《惜分阴书屋学吟草》不分卷,同治间稿本,一册,《中国古籍总目》集部收录此集。

(二)高氏

满族入关之前,清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就已吸收大批汉族知识分子进入各级政权。这些汉族士子在编入汉军八旗之后,通过与满蒙八旗长期共处而逐渐满化,进而成为满族文学创作主体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高氏家族就是清代汉军文学家族中的典范。

高其位 (?-1723),高天爵长子,字宜之,一字韫园,先世自山东高密迁辽宁铁岭,遂隶汉军镶白旗,后改镶黄旗。初由笔帖式官佐领,历官湖广总督、江南提督、两江总督,拜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少傅。今存《伊国诗集存》二卷,此集系原本的卷三至卷四,清刻本。

高其佩 (1660-1734),高天爵第五子,字韦之,号且园,又号且道人。官刑部侍郎。谥“恪勤”。其佩善指画,有《述画诗》自道所得。所画花木鸟兽、人物山水,皆别开生面,异趣横生。现有《且园诗存》不分卷,钞本一册。《清诗纪事》收录其《述画诗》一首。

高其倬 (1676-1738),高天爵犹子,字章之,号芙沼,又号种筠。康熙甲戌进士,散馆授编修。五十九年以内阁学士巡抚广西,迁云贵总督,调闽浙,调两江。雍正元年总督云、贵、广西三省,平普思苗及猺猓。乾隆元年改湖南巡抚。三年以户部尚书召,卒于宝应,谥“文良”。其倬有《味和堂集》,震钧《天咫偶闻》著录此集。《熙朝雅颂集》收录其诗六十八首。现存《味和堂诗集》六卷,乾隆五年高恪刻本、乾隆十四年刻本、咸丰五年曹月槎钞本、光绪十二年重刻本、光绪二十一年刻本。内收诗凡五百六十二首,卷一《白蘋红杏集》,卷二《懒后忧余集》,卷三《泺阳消夏集》,卷四《塞上悲秋集》,卷五、六《知非集》。《味和堂诗集》二卷,乾隆五年铁岭高氏北京刻本。《味和堂诗集》三卷,清刻本。《高文良公诗抄》一卷,清冯震祥守玉山房钞本。法式善于《八旗诗话》中赞曰:“文良颖识通远,天韵标令,咳唾九霄,衣裳一品,宜隋园序之,倾倒备至,以为本朝第一手也。今读其集,如与许元度、顾君叔终日上下议论,都无一语凡近。又如东坡仇池石,尺寸婉转,陵峦毕具,盛以铜盆,籍以玉石,幽光秀色,生于几案。不蹙不竭,不重不佻,中和之遗,雅音斯在。故能衍为良工,光于累业。子弟孙曾,人皆有集,可谓盛矣。”

蔡琬 (1695-1755),高其倬继室,字季玉,汉军正白旗籍。绥远将军毓荣女,蔡珽妹,封一品夫人。蔡琬才识过人,好读书抚琴,尤工诗律。著有《蕴真轩诗草》,震钧《天咫偶闻》有著录,恩华《八旗艺文编目》著录为《蕴真轩诗抄》。钱仲联《清诗纪事》收录其《辰龙关》《关锁岭》《江西坡》《九峰寺》《铁锁桥》《鹦鹉峰》《云南坡》《谒祠》《感怀》九首。《熙朝雅颂集》收录其诗二十二首。沈善宝在《名媛诗话》中有“季玉诗笔,极其雄健”的评价。法式善在《八旗诗话》中称其诗“各体法度井然,七律尤浑灏流转,气象峥嵘,视空同大复,觉真诣独存。”现存《蕴真轩小草》二卷,子高书勋编,乾隆四十四年侄孙永名刻本;《蕴真轩小草》一卷,道光二十四年序刻国朝闺阁诗抄本。

高书勋 (1732-?),高其倬子,又名恪,字芸功,号继亭。乾隆三年举人。早卒。著有《石堂诗钞》二卷,震钧《天咫偶闻》有著录,《熙朝雅颂集》收录其诗二十四首。现有《石堂诗钞》乾隆三十七年刻本,录诗五百余首,张裕荦、熊为霖为之序,内中诗多咏京都名胜。法式善于《八旗诗话》中称:“其诗清婉,一洗豪贵之习,如寒儒之憔悴专一者。”

高秉,高其佩孙,字青畴,号泽公,晚号蒙叟。由管学生得恩监。著有《指头画说》一卷,今不见传。

高廷枢 (1755-?),高采兄,字响山。乾隆五十一年官广西知县。嘉庆元年改苍梧。二十三年为平乐通判兼摄县事。有《抱影轩诗钞》,道光间刻本,内为乾隆四十二年至道光四年诗。

高采 (?-1811),高其佩孙,字琴泉,一字雨公。嘉庆六年顺天举人。入佐蜀帅戎幕,参与镇压白莲教起义。科举不畅,官路有塞,郁郁不得志而卒。今存《春雨草堂剩稿》四卷,附文一篇,道光元年四川刻。据《八旗艺文编目》载,高采还有《清荫书斋诗稿》,与《春雨草堂剩稿》中的内容大致相同。袁行云于《清人诗集叙录》中称:“其诗主张性灵。咏时辰表、鼻烟等作,亦有隽语。”

四、清代中期满族文学家族特点研究

通过对上述两个典型文学家族的叙述与表1中二十五个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作品的简要胪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少数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学景观,同时也展现出满族文学家族的基本特征。


第一,满族文学家族的崛起体现了满族文学经历的一个从武到文的转变过程。满族入关之前,在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的努力下,满族社会由游牧文明逐渐步入农耕文明,开始接受汉文化的熏陶,满族的知识阶层开始形成。满族入关之后,通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文治铺垫,满族人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渐渐放弃了尚武精神。虽然满族最高统治者一再提倡“国语骑射”,但仍然无法阻止这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满族文学发展到乾嘉时期,已出现了许多满门甚或一门几代作家的文学家族。通过表1可以看出,每个文学家族都是以金字塔状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家族的作家人数逐渐增多,流传于世的诗文集也更为丰富。满族作家群体的构成颇为复杂,就族属来分析,清代中期的满族作家中有大量蒙古族、汉族的后裔。这些作家的先世因不同原因入旗归满后,经过一百多年的满化已与满洲人无异,如于氏家族、李氏家族、高氏家族先世都为汉族人,后入汉军旗,发展成为满族家庭。就身份与著作类型划分,此期的作家队伍除了宗室文人外,尚可分为三类,即满族士人、汉军士人以及满族翻译文人。本文所列二十五个家族中,有十四家是由满族士人构成的文学家族,十家是由汉军士人构成的汉姓满族文学家族,一家是由满族翻译家构成的文学家族。翻译文人是满族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创作阶层,随着满族汉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科举考试中翻译科的逐渐取缔,及至乾嘉朝专门从事翻译的满族文人逐渐减少。就目前资料来说,有清一代由翻译文人构成的满族文学家族仅有完颜氏一家,完颜氏家族亦因祖孙三代相继掌管翻书房而成为清史上的佳话。

第二,清代中期的满族文学家族大多通过科考成为科举家族。清代上承明制,实行科举考试。顺治二年 (1645) 在清朝控制的区域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到光绪二十九年 (1903) 最后一科为止,共举行112科。从清代中期开始大量的八旗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这主要得益于清政府针对八旗子弟设置的各类八旗官学、八旗义学和私学等完善的教育体系。教育与科举的关系正如《明史·选举志》论述“学校”与“科目” (科举) 的关系时所说,“天下人才,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学校者,储才以应科目者也。”(卷六九,《选举志》) 科举考试,在国家为求人才,在个人则为求入仕。“学而优则仕”在清代中期业已成为满族士子的信仰。本文二十五个家族共涉及一百零七位作家,除去女性作家十五人,九十二位男性作家中有四十三人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举人功名,几乎家家有进士。一个家族一旦有成员通过科举而仕宦,这个家族的子孙就可能享有科举考试中的一些优惠政策,在科考中更容易成功而获得官职,从而为其家族的长盛不衰提供了保障。这也解释了清代那些从龙入关以军功封侯拜相的官宦子弟为何竞相参加科考。科举考试成为八旗子弟继笔帖式、侍卫之后主要的入仕门径。可见科举之于家族维持门庭与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

第三,清代中期满族文学家族的创作以诗文别集为主,这主要是受到汉族传统文化中“诗言志”的影响。以《诗经》为典范的四言诗被尊为经典学术后,形成了强有力的统驭套路,长时间地桎梏着文人的诗歌创作。在后金时期就有满族人自觉学习诗歌创作,以至满族入关之初出现的汉文创作的形式就是诗歌,此后长盛不衰。同时,统治者对于诗文的喜好使清朝科举考试注重诗文创作,是以八旗子弟备战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就是研习诗文,进而促进了诗文别集的创作。

虽然清中期的满族文学是满族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阶段,但与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汉族文学家族相比,清代满族文学家族尚处于起始阶段。但是也正因为满族文学家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学家族的介入,才构成了清代家族文学史甚或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家族文学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原文载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注释已略去】
作者简介:多洛肯(1971-),男,新疆霍城人,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