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东:鲧窃息壤神话考|《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6期 发布日期:2016-10-18   作者:吴晓东   点击数:1276  

  要:鲧窃息壤神话中“息壤”与“帝”的所指并不清楚,而对“鲧復生禹”的解释也莫衷一是。实际上,羿、尧、舜、禹等人物属于太阳神系列,嫦娥、女娲、娥皇、女英等则属于月神系列,而鲧、共工、蓬蒙、吴刚属于雷神系列。日神、月神、雷神三方的关系以日神和雷神的矛盾为主线,以月神与雷神的关系为辅线。月神系列不仅具有人格化的特点,还有物化的特点,表现为息壤、不死药、砍了又复原的桂树等。吴刚伐桂神话有可能是鲧窃息壤故事的变异,息壤、不死药、可复原的桂树等事项都来自古人对月亮盈亏圆缺的印象。“鲧復生禹”是“鲧覆生禹”的语言讹误,其原型是雨后日出,鲧演化为禹父导致了原来作为雷雨之神的鲧变成了布土治水之人。
关键词:鲧;息壤;吴刚伐桂

 
作者简介:吴晓东,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主要从事神话学研究。

 
一、鲧窃息壤神话的几个问题

 
鲧窃息壤神话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1402403郭璞注释这段话时引《归藏·启筮》说:“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1402《天问》《淮南子》等文献也有相关记载。总起来说,鲧窃息壤神话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问题:息壤是什么;帝是谁;“鲧復生禹”怎样解释。
关于息壤。郭璞注《海内经》说:“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2536也就是说,息壤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膨胀的土壤,但现实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土壤确实让人怀疑。也有学者试图论证这种土壤的存在,比如顾颉刚的《息壤考》说:“在渭河峡谷里黄土层间,常有地下水位增高和地下水流增大的现象。地下水位入冬冻胀,春后消融,地下水流又不断地施压力于上部较薄的地层,使得土地突然隆起。息,是长大的意思。土壤会自己高胀起来,所以秦国人称它为‘息壤’。”[3]李广信则认为“息壤应当是古代人们利用草、木、竹、石、土创造的加筋土,用以拦截阻挡洪水”[4]。仓林忠认为息壤是“远古人们在治水中创制的装载着石块、泥包、沙袋的竹木笼和藉之建成的防护堤;鲧为造息壤窃用神庙里的铜礼器成为尧舜为政治需要而殛杀他的藉口”[5]。罗漫认为息壤是膨润土[6]。膨润土是一种遇水就膨胀的物质,由于某种原因可能会膨胀,好似土壤会自己生长,但现实是它并不能因此特性就具有治水的功能。另外,文献中息壤与息石并举,如果用膨润土或其他物质来解释息壤,息石又作何解释呢?
关于帝的问题。文中“帝”字出现了四次,这四个“帝”当是同一个人,但学界对此观点不一,有的认为拥有息壤的帝与杀鲧的帝不是同一人,比如袁珂认为拥有息壤的帝是黄帝,“据上文‘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则此帝自应是黄帝”[2536。而郭世谦则认为“此则谓天帝也”[7745。无论是黄帝还是天帝,总之不是杀鲧的帝。民间传说《鲧王治水》也说拥有息壤的帝与杀鲧的帝不同,说鲧偷的是天帝的息壤,息壤被天帝收回之后治水失败,帝尧大怒,杀了鲧[8412418。关于杀死鲧的帝,《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云:“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991而《左传·昭公七年》又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9293一说舜,一说尧。《史记》调和二者,说“舜归而言于帝”,请“杀鲧于羽山”[104。也就是说,直接杀死鲧的人是舜,不过他得到了尧的首肯,说尧杀鲧也可。《史记》虽调和了尧舜二说的矛盾,却调和不了与《海内经》的矛盾。《海内经》中帝命令去杀鲧的人是祝融而不是舜。杀鲧的帝与拥有息壤的帝是否一致始终是一个问题。
关于“鲧復生禹”。按字面解,“復”是“复”的繁体字,是“又”的意思,可解释为鲧又生出禹。这本身没有多少疑问,“生”并一定非要理解为亲自生,但郭璞注释《海内经》时引《归藏·启筮》云:“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2537《初学记》卷二十二引《归藏》云:“大副之吴刀,是用出禹。”[2537说大禹是从鲧的腹中剖开取出来的,并且《天问》也说“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由此有学者认为“鲧復生禹”当是“鲧腹生禹”,情况又复杂化了。那么,怎样理解“鲧復生禹”和“伯禹腹鲧”?

 
二、日、月、雷三者的关系

 
要解答上述问题,不能仅仅从文献出发,因为这些神话通过文字记录已经远非原貌。神话人物名字保留有神话原初时的某些语言基因,如果从训诂入手,靠音训把这些规律找出来,便可能认清神话的本来面目。与鲧发生关系的是尧舜,所以我们先要找出尧舜的原型,再找出鲧的原型。笔者在《中原日月神话的语言基因变异》一文中曾列出一个“羲和”的演变图,以其论证羿、禹、伏羲、尧等并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他们的原型都是太阳[11],其实尧舜均可以纳入其中。为了解开息壤之谜,在此需作一些补充,进一步梳理“羲和”一词的语音演变。
太阳,西北官话叫[ni]①,这个音比较古老,有的地方鼻音脱落后,变异为[ji](汉语拼音为yi)。目前山东的莒南、日照、蒙阴、沂南、沂水、莒县、诸城、五莲等地依然保留[ji]的发音。有了文字之后记为“易”,后来由于半元音声母j变化为[ʐ]②,目前大多数地方已经将[ji]读为[ʐi],汉字记为“日”。这一语音变化不是孤立的,比如绕[ʐɑu],有的地方依然读jɑu;再比如人[ʐən],有的地方目前依然读jin
汉语习惯在一个名称后面添加表示形状的后缀。比如日,因为它是圆的,像头一样,人们便把太阳叫日头。同样,把月亮叫月亮粑粑。这种加后缀的习惯古已有之,人们常在太阳[ji]后面加一个表示圆形的后缀[wo],从漩涡、涡轮的“涡”,以及蜗牛的“蜗”,都可窥视到[wo]音表示圆形。古人把太阳叫作[jiwo],后来人们记为羲和,现在读为[ɕixɣ]。
jiwo]的变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整体变异,另一种是[ji]和[wo]分开单独变异。分开单独变异的很多,也比较复杂。[ji](羲)与[wo](和)分别演化为两个人,为了表明其身份,往往在[ji]和[wo]之前或之后加大、后、女、伏(扶)、常(尚、嫦)等字。具体功能如下:
加“大”表示尊敬;加“女”表示女性;加“常”表示月亮,这是“蟾”字的音变,常也变异为嫦、尚等字;加“伏”表示太阳,这是太阳的象征乌鸦之“乌”的音变,伏也变异为扶,如扶桑;加“后”表示王位;加“皇”表示王位。
羲和的分化比较复杂,这里只将分化出的大羿与嫦娥、大禹与女娲(涂山)③、娥皇与女英、伏羲与女娲四组人物图示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ji](羲)分别变化为[jy](禹)、[jiŋ](英)、[ɕi](羲)三者,同时其原本的音[ji](羿)④也依旧保留,基本上保持了[j]声母;而[wo]变异为[e](娥)与[wa](娲)。这种语音的演变可以以“足”来说明,足是脚的意思,但由于[tsu](足)这个音演变为[tɕiɑu](脚),一个词分化为两个词,最后导致“足”“脚”同时使用,只不过稍有区别而已,与[ji](羲)的语音变异导致一词分化为多词的现象大致相似。
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变异的,有尧、舜、俊等。其中关于“尧”“舜”的变异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双音节词演化为一个单音节词,这个问题在研究中往往被忽视,因而难以找到尧舜等名称的语音来源。[jiwo]的急读,很自然就演变为[jau],汉字记为尧。“舜”的演变稍微复杂一点,[jiwo]先演变为[iwən],然后再演变为目前的[uən]。[iwən]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构拟的“舜”字的上古音⑤。从舜音的变异,我们可以看到,j变成了[ɕ]。这个变异我们从祥、翔、晓、锡、袭、玺、崤、淆等字都可以看出,比如“祥”原来以“羊”为音,应读[jaŋ],声母是j,但现在读[ɕiaŋ],声母为[ɕ]。可见,无论是“尧”还是“舜”,其语音从“羲和”演变而来的规律都可找到。
从第一个图表我们可以看出,“羲和”分化出的每一组,他们的关系要么是夫妻,要么是姐妹或兄妹。比如大羿与嫦娥、大禹与女娲(涂山)这两组是夫妻关系,娥皇与女英是姐妹关系,伏羲与女娲是夫妻或兄妹关系。那么羲和作为一个整体演变出的尧和舜,是否也有这样的配对关系?舜的妻子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从上图可以看到,娥皇女英是从“羲和”分化演变而来的。那么尧的情况怎样?清代黄俊《弈人传》引《路史》云:“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女曰皇,生朱。”[121《世本·帝系篇》云:“尧取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女皇生丹朱。”[137可见尧的妻子叫富宜或散宜,这两个名称显然也来源于[ji](羲),也符合在[ji](羲)之前加“伏”或“常”的规律。富宜即伏羲,散宜即常仪,依然属于“羲和”的演变系统。
在分析羲和的演变之后,我们清楚了尧、舜、禹、羿等人物的原型是太阳,嫦娥、女娲、娥皇、女英等的原型是月亮。也就是说,大羿与嫦娥、大禹与女娲(涂山)、娥皇与女英、伏羲与女娲这几组人物的关系,无论是夫妻、姐妹还是兄妹,其实最初都是太阳与月亮、月亮与月亮的关系。那么,鲧是否也有其原型呢?与他们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在上古日月神话中,大羿有一个对立面,即蓬蒙,大禹也有一个对立面,即防风,大禹还有一个对立面是撞断不周山的共工⑥,舜的对立面是鲧,那么,这些人物有什么特点呢?一个是其读音多是双声或叠韵;另一个是这些人物大多与水有关。这两个特点很容易使我们想到这些神与雷有关,其名称的来源,应该来自远古人类对雷声的描述。徐山认为:“‘共工’一词的发音,实为隆隆雷声的又一记音形式。‘共工’的原型即雷神,所以它和洪水、水神关系密切。”[1493“共工”是用双音[koŋkoŋ]来记录雷声,而“鲧”是用单音[koŋ]来记录雷声,所以说鲧的原型也是雷。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日、月、雷三者的关系,下面我们先来分析大羿与嫦娥这一组神话的结构,然后再来比较鲧窃息壤神话的结构关系,以揭示息壤的千古谜题。大羿与嫦娥的神话说的是大羿从昆仑山上西王母那里要来不死之药,让他的妻子嫦娥保管,准备择一个良辰吉日夫妇同吃。但后来嫦娥独自吃了,至于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嫦娥一直为不能回到天国而对丈夫耿耿于怀,于是私自吞下了所有的药;另一说法是嫦娥藏有不死药的事情被羿的坏徒弟蓬蒙发现了,逼迫她交出不死药,嫦娥为了不让蓬蒙得手,无奈只好吞下所有的不死药。第二种说法涉及到蓬蒙这一人物,可以用三角形来表示三者的关系,如下: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大羿是太阳神的变异,而嫦娥是月亮神的变异。在很多民族的文化中,不死观念都与月亮有关,正如弗雷泽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所说:“纳马夸人或霍屯督人把月相与长生不死联系在一起,月亏与月圆的表面现象被他们理解为一种可变的分合交替、衰老与生长永久循环的真实过程,甚至月出月落也被他们解释为月亮的出生与死亡。”[1525华夏先民也认为月亮可以不死,或者死了又能够复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不死药是月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月亮人格化之后,不死药则为月神所拥有。嫦娥是月亮神,她拥有不死药理所当然,神话情节中说她从丈夫大羿那里得来不死药,可能是神话变异的结果。不过,“羲和”一词分化为大羿和嫦娥之后,两者是夫妻关系,大羿有嫦娥为妻,自然也就拥有了不死药。至于说大羿从西王母那里讨来不死药,那是另一个话题,西王母也与月亮有关。太阳神与雷神的关系是晴与雨的关系,因而羿与蓬蒙的关系是杀与被杀的关系。雷与月亮没有直接的冲突,因而蓬蒙与嫦娥(不死药)的关系往往从属于蓬蒙与羿的关系,将嫦娥(不死药)作为羿的附属物来体现,要么是索要不死药,要么是调戏嫦娥。
既然文献中记载杀鲧的帝是尧舜,我们不妨仿照大羿、嫦娥、蓬蒙的三角关系模式来看待鲧与尧或舜的关系,以探讨其原因所在。图示如下:

 

 
通过以上两个三角关系图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鲧窃息壤神话谜团的答案。
先说息壤的问题。将两个三角关系图比较可以看出,尧、舜处于大羿的位置,以上文的分析,他们都是太阳神羲和的变异,具有相似的太阳神格。息壤处于不死药的位置,而不死药又与月神嫦娥或娥皇、女英关系密切。无论是大羿的妻子嫦娥,舜的妻子娥皇、女英,还是尧的妻子散宜或富宜,无一不是从“羲和”分化出来的,带有月亮痕迹的变体。上文已经证明,不死药的想象来自人们对月亮圆缺盈亏的印象,那么,这种能自动生长的息壤,也应该与此有关。息,有繁殖、滋生的意思。息壤,自然是生长的土壤。现实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能生长的土壤,息壤的概念与不死药一样,都是来自月亮盈亏圆缺的印象。具体来说,月亮从月牙慢慢变为圆月,就像是一个土块慢慢长大。
再来分析拥有息壤的帝与杀鲧的帝是否一致。尧、舜、禹、羿的原型是太阳,鲧、共工、蓬蒙、防风的原型是雷雨,两者的关系是一种矛盾的关系。在现实中,一般情况下,下雨太阳便不见了,太阳出来雨便停了,两者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在神话中表现为尧舜杀鲧、禹攻共工、禹杀防风,同时也表现为蓬蒙射羿、防风射禹⑦,大禹治水的神话原型其实也就是太阳止雨,在侗族、黎族、壮族、羌族、傈僳族等民族中都有关于太阳晒干洪水的神话。因此,《山海经》鲧窃息壤神话中杀鲧的帝当与文献所记载的一致,不是尧就是舜。两者有共同的原型,两种不同的说法只不过是不同的异文而已,历史上并非真有其事。
从三角关系图也可以看出,拥有息壤的帝也许是尧或舜。太阳与月亮的关系是夫妻关系、从属关系、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换言之,作为月亮的替代物息壤,是太阳神的财产。正因为这一关系,鲧所窃取的息壤也就是尧或舜的息壤,而不是黄帝或其他帝的息壤。因此说,拥有息壤的帝与杀鲧的帝在神话初始之时应是一致的。之后才发生变异,包括把杀鲧的人说成祝融。或许祝融是火神,火与水的矛盾和太阳与雨的矛盾一样,才导致了这样的变异。
我们再来看“鲧復生禹”应该怎样解释才更为合理。因为《天问》中有“伯禹腹鲧”的句子,加上《归藏·启筮》里“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的解释,“鲧復生禹”的“復”被认为应该是腹部的腹,成了鲧的腹里生出了禹,鲧成了禹的父亲。这给鲧窃息壤神话增加了不少神秘色彩,但鲧作为一个男性,怎么会怀孕?神话学语言疾病理论认为神话的产生是后人对前人某些语言词汇的误解而引起的。在中国,这种情况往往体现在文字记录上。具体到“鲧復生禹”来说,是后人不明白[fu]这个音的意思,便用自己想当然的文字去记录民间流传下来的“鲧fu生禹”或“伯禹fu鲧”这些熟语。《山海经》记为“鲧復生禹”,《天问》写为“伯禹腹鲧”,正确的记录应该是“鲧覆生禹”,[fu]当是覆灭的覆⑧。上文已经分析,禹属于太阳神系列,鲧属于雷神系列,两者是对手,他们的神话往往表现为相互的射杀,比如禹攻共工、禹杀防风、防风射禹、尧舜杀鲧、蓬蒙杀羿等。“鲧”作为“共工”的另一名称,“鲧覆生禹”其实也是禹与共工斗争的描述,可理解为鲧覆灭了之后禹出现了,最初说的是雷雨停止了太阳出来了,也就是常见的雨后天晴;而“伯禹覆鲧”即“禹覆鲧”,其最初的意思就是太阳止住了雷雨。禹、鲧人格化之后,便称禹为伯禹,伯禹覆鲧则可以理解为禹灭掉了鲧,这也是大禹治水的基本原型。
正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fu]这个音,将其记录为腹或復,导致了神话的重大变化,原来作为敌人的鲧,成了禹的父亲,而且还是把肚子剖开取出来的,成了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剖腹产。除了“鲧復生禹”这一难以解释的传说之外,其实禹的出生另有传说。《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荣氏解》云:“女狄暮汲石纽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16244这比较符合古人编造故事的套路,古人为了神化其祖先,往往会编出一些神奇的故事来渲染其不一般的血缘。有意思的是,禹的这一出生传说与月精有关,多少含有一点日月神话的因子。
本来是雨水之神的鲧,糊里糊涂地成了禹的父亲之后,也就跟着糊里糊涂地成了治理洪水的人,真可谓是“有其子必有其父”,本来治理洪水是大禹的事,是太阳止住雨水。在古文献中,用息壤来治水的本来是大禹,《淮南子·地形篇》云:“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1741有意思的是,《山海经》里还保留了禹布土在前,鲧布土在后的顺序,即“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16534。如果鲧是父禹是子,哪有把子放前父放后的道理。

 
三、吴刚伐桂与鲧窃息壤

 
一般认为吴刚伐桂的神话起源很晚,较早见于文献是《太平御览》卷四引《安天论》云:“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出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16237《安天论》是晋代天文学家虞喜(281356)所写,砍月中桂树的情节似乎起源较晚。到了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了较为完整的传说:“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16237学者们以此证明将吴刚认定为月中伐桂之人是在唐代。果真如此吗?
在古文献中,嫦娥和吴刚没有任何关系,一个是偷吃了不死药飞升到了月宫,一个是被贬到了月宫砍树。可是在民间,嫦娥和吴刚具有情爱关系,就像嫦娥与蓬蒙,或嫦娥与猪八戒的原型天蓬。以下是一则关于嫦娥和吴刚的民间传说:
南天门的吴刚和月亮里的嫦娥很要好,因他经常与嫦娥相会,而疏于职守。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气之下,就罚吴刚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亮树的大树,如果吴刚不砍光这棵月亮树,便不能重返南天门,亦不能与嫦娥相会。
……
这样,年复一年,吴刚总是砍不光这棵月亮树。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树叶从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要是谁拾获这片月亮树的叶子,谁就能得到用不完的金银珠宝。[18137
另一则流传在三峡地区的传说是这样的:
传说嫦娥与吴刚原来是一对美满夫妻,后因吴刚触犯天条被贬到月宫砍伐修理桂花树,每到月圆之时,嫦娥便遥望广寒宫,祈祷夫妻团聚。嫦娥的真挚之情终于感动了王母娘娘,遂于八月十五赐予仙药,嫦娥服药后于当夜飘升月宫,与夫君团聚,后被封为月神。于是,每到八月十五,民间家家户户便置供品敬奉月神。家人团聚,拜月、赏月、吃团圆饼、饮桂花酒,庆贺神仙伴侣永不分离,祈求月神保佑家家户户团圆美满。[191011
这两则故事的搜集时间都是在当代,我们难以判断其产生的时间,神话传说的产生时间与搜集记录时间不是一回事。以往我们在研究中往往受到文献出现时间的影响,以记录时间替代产生时间,其实,记录时间不仅代替不了产生时间,甚至不能完全代表当时的流传状况。因为一个神话在民间的流传有多个版本,各地的异文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被记录下来的只是其中的一种。正因为如此,我们绝不能断定以上两则神话一定产生很晚。这两则神话中的人物关系同样符合前文的三角关系图,其关系图如右图。

 
因此可以说,吴刚伐桂的神话虽然见于文献比较晚,但它的起源并不一定晚,它有可能是鲧窃息壤故事的变异。原因有二:一是从名字上看,鲧[kuən]与刚[kɑŋ]两者音近。上文已经分析,鲧所属的雷神系列名字都来源于对雷声的模拟,除了鲧,还有共工、蓬蒙、屏封等,“刚”也是一个象声词,与共工很接近,是雷声的记录。二是两者故事结构一致。吴刚与嫦娥相会,疏于职守,这相当于鲧治水失败,吴刚被惩罚砍树,相当于鲧被困在羽山。《天问》云:“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鲧被长期遏制在羽山,这和吴刚被困在月亮上砍树一样。最为关键的是,与吴刚相关的是能自己生长的不死之树桂树,而与鲧相关的是能自动生长的息壤。息壤、不死药、砍了又长的桂树,显然都一脉相承。
综上所述,羿、尧、舜、禹等人物属于太阳系列,嫦娥、女娲、娥皇、女英等属于月亮系列,而鲧、共工、蓬蒙、吴刚属于雷神系列。月亮系列不仅具有人格化的特点,还有物化的特点,表现为息壤、不死药、砍了又复原的桂树等。日神、月神、雷神三方的关系以日神和雷神的矛盾为主线,以月神与雷神的关系为辅线。“鲧復生禹”是“鲧覆生禹”的语言讹误,其原型是雨后天晴。

 
注释
①本文涉及到古音构拟,均使用国际音标,必要时在括号内标注相应的汉语拼音。②即汉语拼音的y变为r。③涂山也称三涂,是月亮象征蟾蜍的音变。④有学者认为羿(大羿)与后羿是两个不同的人物,本文不持此观点。⑤东方语言学网的“上古音寻查”http://www.eastling.org/OC/oldage.aspx⑥《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禹攻共工国山”的记载。⑦江浙一带有防风死后射杀大禹报仇的传说。⑧高本汉把复、腹、覆三字的上古音分别构拟为[b’ig][pik][p’ig],三者上古音同音近。⑨参见陶阳,钟秀编:《中国神话》(上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5页,收集了稍有文字差异的异文,流传于浙江鄞县。
参考文献
[1]范祥雍.山海经笺疏补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6.
[3]顾颉刚.息壤考[J].文史哲,1957(10).
[4]李广信.息壤考[J].土木工程学报,2011(S2).
[5]仓林忠.“鲧盗息壤”浅酌[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6]罗漫.“息壤”与膨润土:一个文化之谜的科技考察[J].中国文化研究,1995(2).
[7]郭世谦.山海经考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8]陶阳,钟秀.中国神话(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9]〔春秋〕左丘明.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1.
[10]〔汉〕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2.
[11]吴晓东.中原日月神话的语言基因变异[J].民族文学研究,2014(3).
[12]黄俊.弈人传[M].长沙:岳麓书社,1985.
[13]〔唐〕刘知几.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第一辑)[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
[14]徐山.雷神崇拜:中华文化源头探索[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
[15][英]弗雷泽.《旧约》中的民间传说——宗教、神话和律法的比较研究[M].叶舒宪,户晓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6]袁珂,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17]〔战国〕吕不韦,〔汉〕刘安,杨坚点校.吕氏春秋·淮南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6.
[18]中华文化大讲堂编.国学常识大百科[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0.
[19]胡长贵.三峡民俗风情概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