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彤阳 | 评尼玛潘多小说《在高原》 发布日期:2025-05-06   点击数:74  

 评尼玛潘多小说《在高原》

张彤阳

 

尼玛潘多的长篇小说《在高原》讲述了藏族女性白玛措吉及她父亲、祖父、曾祖父四代人的奋斗历程,小说将人物的个人成长刻画得细致深刻,同时展现了藏族地区的百年变化,兼有对于藏地居民的日常书写、民俗文化书写,在叙事策略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叙事时间及叙事视角安排,在具有现实性的同时兼备了审美性。
个人成长是《在高原》的一条主要故事线索,这主要围绕白玛措吉和父亲朗杰多吉的成长历程展开,由此涉及人性的深刻复杂、代际差异、命运的偶然性与时代必然性的关系等话题。以拉萨为人物行动的起点,作者展开了对朗杰多吉和白玛措吉成长的叙述。朗杰多吉年轻时是从拉萨到帕里下乡的知青,从初下乡时懵懂无知到后来对于乡村生活逐渐适应,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工作,从迷茫无措到感受到塔金人给的温暖关怀后对那里的生活感到踏实,并最终娶了队长的女儿梅朵曲珍为妻定居塔金,朗杰多吉的青年生活可能是一批藏地知青的真实写照,小说将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变化描写得十分详细。在这样的成长历程中,朗杰多吉虽然仍对拉萨抱有执念,但他从青涩到成熟的个人成长有目共睹,他在塔金收获了幸福完满的人生。他的女儿白玛措吉则是从中学开始就被送到拉萨读书,从那里考取了南方的大学,但她对拉萨并没有兴趣,应分配回到塔金工作,这里与城市的差异使她经历了从不适应到主动争取的过程,终于在工作单位的地位得以提升并与青梅竹马的多扎收获了幸福的婚姻。但在朗杰多吉去世之后白玛面临的矛盾开始显化,她与多扎离婚,调任到拉萨重新开始,重新适应拉萨生活后,小说在白玛的生活终于安定,与多扎的感情也重见曙光中落下帷幕。白玛措吉看似面对新环境总是充满无措,实际上每次都能凭借自己的意志在环境中争得一份生存空间,她总处于对陈规的质疑和对生活的不断探索中,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奋斗后她不仅仍抱有改变生活的勇气,还平添了更多从容和豁达。通过对父女俩生活历程的叙述,两个有血有肉的复杂人物形象和他们的个人成长史得到了清晰的呈现。
同时,也是以拉萨为起点,小说对于代际差异和城乡书写显示出不同于传统的表达。从代际角度来说,“父一代”在他人的想象中可能是匮乏的、守旧的、安于现状的,但在尼玛潘多笔下却完全不同,不论是朗杰多吉还是他的父辈祖辈,都在有限的环境中拓展出了无限可能,在经历个人奋斗后过上了当时那个年代相对富足的生活。朗杰多吉对于拉萨的执念贯穿他的大半生,但这对于在拉萨并未生活过太久的朗杰来说其实并非守旧,而是对打破现有生活秩序的一种渴望。当女儿白玛措吉应分配回到塔金工作生活,朗杰多吉也很快接受了这个现实,这与以往许多现实主义作品中塑造的贫瘠守旧的父辈形象完全不同。年轻一代的白玛措吉也打破了以往的刻板印象,这个在大城市生活读书过的年轻女性却对拉萨不感兴趣,她更想回到塔金县城的家乡。
尼玛潘多的小说对女性生存状况给予了许多关注,《在高原》中也是如此,小说对于白玛措吉的几段恋情和工作状况均进行了详细描述,白玛最终离开塔金到拉萨定居是工作、情感、生活等原因共同促成的结果,而非她一开始的愿望。在这对父女当中,父亲反而更向往城市,这无疑是对以往写作传统中对代际差异描写的突破。而从城乡书写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对于文革时期朗杰多吉在帕里生活的描写,还是对于九十年代后朗杰多吉父女在塔金和拉萨生活的描写,作者的处理都并未有褒贬鲜明的态度。“文革”时期,朗杰多吉在帕里遇到了给他关怀的卓玛次仁一家和旦木啦一家,收获了与梅朵曲珍的爱情,最终在塔金度过了安稳的后半生。白玛措吉在塔金虽然有工作和观念上与他人的冲突,但总体来说日子平顺,在拉萨经历了不适应的阶段后也走出了困境,可见小说对于城乡的表达突破了现代文学以来绵延不绝的城乡二元对立模式,排除了乡村的落后性和城市的先进性之间的强烈对比,避免了对于乡村劣势地位的强调,从乡村的出走的愿望虽然由两代人接力完成,但并非是一种对抗式的出走,而是人物对生命的探索形式。
很显然,小说不仅是一部个人成长史,更是一部百年家族史、民族发展史。扎西次仁在东孜的生活和旦增到噶伦堡做生意的事件以清末西藏动乱为背景,对于朗杰多吉青年时期的描写则着重在其如何随着知青“上山下乡”的政策到帕里劳动而展开,对于西藏特殊时期的历史描绘隐藏在朗杰多吉的个人际遇书写之下,白玛措吉的成长历程也隐含着西藏地区社会的变迁。作者的艺术创作始终建立在历史事实和现实政策之上,个人在被充分描写的同时也成为了塑造时代的手段,既没有丢掉八十年代以来重视个人书写的文学传统,更呼应了当下新时代文学“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诉求。为了配合小说内容,《在高原》在叙事策略方面也体现出鲜明的特征。对于长达百年的故事时间,小说选取了扎西次仁在西藏东孜发家立业、旦增到噶伦堡经商振兴家业、朗杰多吉到帕里当知青、白玛措吉大学毕业后到五十岁左右的经历几段具有时间跨度的故事进行叙述,多以章为分隔,每章选取不同的故事时间和叙事视角进行叙述,每章结尾处与下一章开头相互连贯。小说中存在大量伏笔和谜团,在不同阶段的故事中逐渐揭晓,加之大量藏族地区生活习俗的描绘,更增添了读者阅读时的参与感和小说的审美性。

 

 

 

文章推荐:任淑媛(宁夏大学)
图文编辑:刘深(宁夏大学)
负责校对:郑佳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