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旺”是个大地方:读杨占武的散文集《牧马清水河》
王琳琳
杨占武的《牧马清水河》应被视为一部反观宁夏地域特色并反思中国乡土文化的散文集。散文集中尤为独特的是,其中收录了很多深入探讨宁夏地域特色的随笔,该类作品融合了语言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视角,成为宁夏文学领域承继中华优秀叙述传统的重要类型之一。
追本溯源,抒写乡土根性的炽热情感。
杨占武先生虽自谦为文学创作新人,却在其作品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学术的严谨与炽热的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他的作品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抒写故乡的话语风格。散文集《牧马清水河》引领读者走入宁夏,认识了“预旺”那个了不起的地方。“古老的丝绸之路途径于此,这就是唐代的原灵古道。从原州到灵州,预旺是重要的驿站。”(《牧马清水河》85页)我们于阅读中追随作家的足迹,一路探访“预旺”的“清水河”“折死沟”“张羊公路”。“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牧马清水河》156页)是作家情感抒发的缘起,体现了他对故乡深情的追溯;“‘纸上还乡’不能变成乡愁的乌托邦”(《牧马清水河》3页)则是作家在严谨审视中对情感归宿及乡土文化根性的深刻反思。
散文集《牧马清水河》中汇集了作家近年来的创作成果。如果从集子的第四辑看,那些宁夏的乡土文化都在其文字中表达了出来,这是一位农家孩子在成长与乡土记忆中的真情回溯,炽热与真挚的情感极为动人。在作家追忆故去恩师的情感中,我们领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坚忍、傲骨与学识。在作家一封封家书的往来间,我们观看着宁夏的乡村家庭和宁夏独特教育环境赋予了作家怎样的童年。作家自省并反思这一切,“凭这么贫瘠的地方,却养活过那么多的人,多亏了它的忍耐;它这样的忍耐,又把忍耐的品质传给了我。也许,这就是它养人育人的一种方式。1963年至1979年,从出生到逃离,在村子里完整地度过一个少年时光。”(《牧马清水河》275页)作家用文字赞叹的是,这片土地孕育了这么深厚的品质!封皮上虽然是“重新审视游牧文明”,但作为评论者,我更愿意从最后一辑的充满记忆的文字中贴近作家的情感及其创作意图。那些充满抒情散文话语风格的文字,引领我深入思考作家的创作内驱力,理解前几辑作品的深层内涵并思考作家独特写作风格的形成,以及杨占武在其作品中所展现的地域乡土文化观。同时也促使我们开始思考宁夏这个地方,宁夏文学以及宁夏人所描绘的宁夏性格。
小视点大问题,由水窖、寻草、马政等文化符号切入,追踪西海固地区生态系统变迁的根本原因。
杨占武先生在《牧马清水河》前几辑的随笔中,展现了多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独到的见解以及严密的思维逻辑,这些特点就是我将其归类为随笔这一文体的重要依据。但其独特的话语风格却使我难以对其作品进行整体性评价,只能对其在多学科知识融合方面的卓越表现表示钦佩。特别是作家在语言语音研究领域的独特切入点,这需要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广泛的知识积累才能实现。“出现汉字后的文明传统是‘小传统’,即甲骨文、金文以及后来的这一套文字叙事。……小传统文字编码的内容都是植根于大传统的。”(叶舒宪语)作家通过文化符号的小传统入手,梳理出宁夏文化语境里颇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符号,如水窖、窑洞、马政、寻草等。这些具有民族共识的符号看似很常见,但它们常常处在被遮没的状态,这就需要作家拥有深厚学识与素养,在社会现实中排除掉干扰影响查证出来,然后才能准确地探析文字编码的植根于其中的大传统的内容。
在随笔中,作家又通过由表及里的论述,展现了其论说的严谨逻辑和严密性。首先,作家借助宁夏地域的独特文字、语音流变等语言学知识为研究视角,透过如薄骨律、阿布条、达乐山、寻草等词语的流变,深入探索社会历史文化等深层领域。这样的抒写方式令作家表达的观点更具革新理念。其次,多学科的融合话语是作家又一特质。作品中呈现的是,《诗经》《水经注》中“靡室靡家,猃狁之故”“河水又东北迳于黑城北,又东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苦水也”等文学考据;各类“史记”“县志”文献的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度综合分析。可以说,小小一本散文集,作家全面展现了宁夏历史演变中物质文化(如河流、山川及水窖、窑洞等)、制度文化(如马政等)以及精神文化(如语言、宗教、道德、民俗、教育)等多层次的变革,并于其中探析了宁夏地域文化演变历程中诸多问题的形成原因。
杨占武先生这类随笔的文字间展露出的内涵,深邃复杂,非我的寥寥数语所能概括。唯有各位读者细细品读,方能跟随作家的笔触,了解宁夏这片土地贮藏的丰富文化及其孕育出的文学之花。
悲悯的笔触,反思历史,抒写新时代文学创作的宏大主题。
我觉得作家在《牧马清水河》中提出了一个颇有建树的观点:宁夏应该是一个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结合的地方。这个研究者常常提出的观点,在作家笔下做了实证性地溯源,从“是什么”的观点深入到了“如何是”的解析,这就是其观点之所以精彩的原因。作家从历史政治观说起,叹息清水河流域“马政的衰落,是一种制度的失败,也是一种文化观念的失败”(《牧马清水河》45页)。并从这个小切口展开分析,解析传统农业日益渗透到清水河流域后,最终影响并改变了宁夏的游牧生态系统,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当这个贴近人类生活的政策实施,不断引发了生活、生产方式的显著变化,使得西海固人的生活日益贫困。然而今天的中国,退耕还林及生态移民政策实施后,青山绿水的西海固回来了,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言论也不攻自破了。中国扶贫攻坚历史的辉煌成就,这么宏大的题材,作家却用很多小的切口,洞察历史的局限,并用悲悯的笔触反思那些历史中人性的弱点,回望西海固地区的变化与发展。“如今,西海固地区已经欣喜地发生了巨变。回顾浪茅……显得不合时宜。但自己一直执拗而后怕的问题是:为何在那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至于短缺到那种程度?这样的问题虽然琐细,却一直耿耿于怀。一种名曰‘人地关系研究’的描述中,写满了……怨艾的文字,‘197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说这里不适宜人类生存’,更是其立论的坚硬证据,仿佛烧炕燃料的奇缺都是自然环境的原因。人只能固守于一隅,因而也只能在这一隅中无尽地向自然索取一切生活资料。在历经几十年开放洗礼和学术昌明的今天,还有如此偏激的立论。人,不知道有多狭隘才能理解这种狭隘的‘靠山吃山经济学’!”(《牧马清水河》237页)
“对于人类的悲悯是一个作家应坚守的基本原则,失去这个支点任何美丽的叙述都只能是没有终极支撑的空中楼阁。”(肖洛霍夫语)杨占武先生作为农民的儿子,他的作品中有关宁夏地域文化的思考,是历史的叙事与文学的审美想象等多层面结合的诗意审视,他于文字间回望乡土社会,用悲天悯人的视角,品味宁夏人的性格。作家这类话语总是隐藏在其大量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论证的缝隙,时不时跳出来引人思考。这种悲悯与思辨的结合,最终形成了其随笔叙述话语具有的一种辩证的张力。
总之,杨占武先生的散文集《牧马清水河》中探析了宁夏的历史演变中宁夏地域变迁及地域性格的形成,并在多学科视域下,与西北地区的特质及西北人民淳朴的性格相结合,进行了有关深刻的乡土社会的现实论述。所呈现的有关宁夏的观点,不仅探讨了有关真理的宏大主题,也展现了宁夏文学的独特地域性。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笔下的宁夏形象并非来自他者视角的批评,也不是史料中冷静的剖析,而是这位宁夏作家的自省式思考,并用自己人生的足迹书写出来的坚韧、质朴、博学与智慧。
作者简介:王琳琳(1977-),女,宁夏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章推荐:任淑媛(宁夏大学)
文章编辑:冶明花(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