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乡土一直是无数作家割舍不断的文化基因,它不仅仅是承载文化记忆的场域空间,它更是作家们安放心灵的栖息地,如王安忆与上海、孙犁与白洋淀,沈从文与湘西……韩伟林与蒙古,亦是如此。作为内蒙古地区的本土作家,韩伟林的文章中总少不了北疆草原与蒙古族的身影。在散文《同月之光》中,韩伟林写到“无论走出多远,家乡的草原最为亲近。”于是他怀着一腔热情,以18篇散文的体量,自《身有首,衣有领》始,从成吉思汗到寻根问祖,对蒙古民族的发展历史进行追寻与思考,将枯燥沉重的历史事实变得鲜活灵动,流露出浓浓的家国情怀。以文学书写历史与现实,并融入自我深邃的思考,进而触摸民族的根脉基因,正是韩伟林一以贯之坚持的理念。其长篇小说《阿尔善河》首发于《民族文学》杂志的“长篇小说”栏目,在2023年12月由远方出版社出版,小说问世后引发读者深切关注与反响。小说紧紧围绕北疆草原和牧民生活展开,作者从现实主义出发,书写阿尔善草原七十余年间改天换地的沧桑变化,并以此为缩影揭示中国现当代历史发展的风云变幻,堪称现实主义边地叙事作品的典范之作。诸多专家对小说作出高度评价,例如苏涛就认为其“书写时代之歌与草原之魂,将关于‘现代’如何在草原展开并生成的叙事,以一种史诗性书写呈现给读者。”
对于“史诗性”一词,刘大先曾作出诠释“‘史诗性’指向于总体性,也即它必须在关注个体命运的同时要有宏观视野,个人遭遇映射出的是时代命题与历史的变迁——人物形象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在其现实性上应该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回望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长河,“史诗性”一直是长篇小说谱系中不可或缺的脉络,从《红旗谱》《创业史》,至《古船》《白鹿原》,再到《人世间》《雪山大地》,多篇作品都呈现出鲜明的“史诗性”品格。《阿尔善河》由韩伟林历时3年创作完成,小说展现从1940年代至新时期以来近70余年的时间跨度,空间横贯整个广袤的北疆草原,在生活面则围绕普通牧户家庭进行延展,涵盖普通牧民、基层干部、科技工作者以及时代新人等诸多角色,故事情节曲折波澜,细节描写准确深刻,语言民族特色浓郁。在小说中,历史事件巨变的客观性与普通人积极应对的主观性线索彼此交织缠绕,在故事行进过程中,作者始终葆有对时代重大命题的敏锐关注,又带有温情的人文关怀目光。作者采用“非虚构”的写作方式进行叙述,以祖孙三代家族史为依托,将个人经验投射到时代命题的应有之义中,维持了普通民众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整一性。因此,就“史诗性”维度而言,《阿尔善河》是一曲当之无愧、雄浑壮丽的草原史诗巨制。
韩伟林的《阿尔善河》作为具有“史诗性”品格的长篇小说,作者在竭力构筑民族精神家园的同时,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着一幅幅展现俗世生活阵痛与人类命运颠沛流离的画面,小说笔涉传统牧区生活与现代文明的发展,交织着对于复杂人性的书写。虽然身处草原边地这一空间场域,但作者的目光始终紧紧追随着关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与时代议题,并试图给出遵从本心的答案,即对于“人”的书写,更确切来说,是对于普通人的书写。回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不同时期对于“人”的书写有所差异,例如在“十七年文学”时期,人物形象普遍具有“高、大、全”的特点,人物形象被“理想化”处理,而缺乏真实可感性。而在新时期以来,文学迎来繁荣发展的辉煌时期,作家得以在更高艺术层次上书写人物,突出表现在对时代浪潮下小人物的命运起伏进行观照,创作出更加深入人心的作品。民族文学的发展与主流文学的发展趋向密切相关,新时期的蒙古族文学作家,也以更加开阔的眼界观照民族与社会,积极追求民族文学传统与现代主义的接轨,深入挖掘人物的心灵世界,多维度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文学书写空间。在长篇小说领域,蒙古族作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嘎达梅林传奇》《美丽的罕山》《复活的草原》《遥远的腾格里》等近200部作品诞生。众多的人物形象丰盈了蒙古族文学人物形象画卷,也展现了蒙古族作家蓬勃的创作生命力,策·杰尔嘎拉曾总结到“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保持与先进民族的同时代人在文学上的同步姿态,是我们蒙古族作家一贯追求的目标。发现‘人’、探索‘人’、表现‘人’,是蒙古族当代文学60年发展中的一条主线。”作为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的重要成果,《阿尔善河》展现出描写普通人内心世界的“向内转”姿态,作者写出了普通人的精神性特质,与此同时紧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勾勒出一个充满鲜活与灵动之美的北疆草原剪影,这无疑为当代文学,尤其是蒙古族文学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生的力量。
在小说《阿尔善河》中,作者看似将目光只聚焦于阿尔善草原这一特定空间场域中,实则作者更多以阿尔善草原作为依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构筑一个开放的理想“家园”形态。在艾莉森•布伦特与萝宾•道林所著的《家园》一书中,“家园”被定义为“作为生活的场所和想象的空间,是流动的、充满冲突的,并不断形成和复制着国家和帝国的每日实践、物质文化及其话语。”早在50、60年代,中国文学就有将家园与国家民族意识相关联的边疆小说出现,到80、90年代,家园更多呈现出物质与精神不对等的形态。韩伟林在《阿尔善河》中,一方面对现实家园中人民的挣扎生存进行真实书写,另一方面又在竭力寻找理想与现实家园的平衡点。“变”这一关键词贯穿小说始终,阿尔善草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原儿女虽然历经生活贫困与生态环境的重重考验,但他们坚定积极的信念,筚路蓝缕、前仆后继,坚定迈向脱贫攻坚、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追寻共同富裕的光明道路,作者描写出牧区人民纯粹美好的品质,亲情、爱情与友情交相掩映,家园中生存的每一个个体都在熠熠闪光。纵观韩伟林笔下的“草原”系列小说,如中篇小说《阿尔善河水长又清》,长篇小说《阿穆古朗草原》《阿尔善河》等,可以发现,“草原”在作者眼中,并不单单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象征或理想家园代名词,它更多承载着作者对于“现代化”的思考,将历史讲述与几代人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感受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与时间洪流中的更替,追求民族历史与时代发展的同频,进而建构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尔善河》小说中,作者借由地方性路径以建构共同体、紧扣时代核心议题的同时,又能怀着真诚赞美的姿态,对牧民日常生活进行叙描,展现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作者的叙事语言平实质朴,人物彼此之间的交流对话带有原生态的粗粝感,富于民族特色的元素在文中随处可见,留存着蒙古民族韵味悠长的历史记忆,小说中的语言文字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极大地拓宽了小说的审美表现空间。
古老而神秘的“阿尔善河”,正承载着北疆草原牧民千百年来美好生存的愿景,在缓缓流淌,生生不息,作者在散文《同月之光》中曾感慨道“历史又总是让人翻来覆去拿捏把玩”,蒙古族人民的生活还在继续,历史需要作家以其责任感,将一切从容记录,在此意义上,韩伟林的《阿尔善河》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简介
张淑雅,女,山东泰安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女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