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第十二期主持人语 发布日期:2024-10-29   点击数:268  

专栏主持人——任淑媛

 

民文新观察第十二期推介回族作家马金莲的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2024年4月版)。《亲爱的人们》80万字,分上下两册,作品聚焦中国西部乡村社会近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主要围绕一个叫羊圈门的小山村进行书写,讲述了羊圈门李、牛、马等几大姓氏几百口人在生活日常里的各种矛盾、纠葛、情感、追求、信念等,塑造了李有功、李有劳、马一山夫妇、马二虎夫妇、马三三夫妇、祖祖、舍娃、碎女等人物,通过乡村生活的几大基本要素诸如种地、修路、吃水、通电等的扎实描写,反应以羊圈门为缩影的广大乡村的发展变迁,肯定基层百姓不畏艰难、积极奋斗、拥抱美好生活的感人精神,讴歌党和国家团结带领各民族脱贫攻坚共赴小康的好政策。这部长篇小说是宁夏文学一个重要收获,是展现新时代山乡巨变中物质和精神双重变化的力作,是宁夏乡村题材长篇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品。

本期邀请到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淑雅、博士研究生张一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冬旭、西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韩晨辉网络首发快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淑雅、博士研究生张一博普遍认为马金莲的该篇新作旨在对当下正在发生着的“山乡巨变”做了一个较为忠实的记录与展呈,作者不无巧妙地成功避开了那些对宏大事件的极力铺陈,而是执拗地选择把关注的目光始终聚焦于一个窄狭的家庭单位中去,通过对“子一辈”与“父一辈”代际冲突的有力叙描,一个既复杂又崭新的时代面向朝着众多读者缓缓打开,引人唏嘘与感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冬旭将“西北”的“缺席”作为问题,并试图以此为始建立起“新西北”书写的学术表达。“西北”是属于当下的“西北”,并不只属于历史,也并非只能在追溯中才能获得自身的主体地位,“西北”本身便是一个观照国家政策、社会发展以及文学表达的重要依托。马金莲,应当被当做叩响“新西北”写作大门之人。马金莲或许无需经历与克服80后作家“自我的断裂”,《亲爱的人们》便是马金莲在西北将“共同体的意义”进行了“深描”,在与“主流”,与“历史”对话中鲜明体现出“西北”的声音,以及“中国”的声音。“新西北”写作并不仅仅是解决一个命名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地方”通达“当代中国”中打开一条“西北路径”,它所要做的不是向历史回返,而是在回答历史问题的同时,更多关注“今后”问题之上,去回答“当下”的“中国问题”,同时在更为宽广的维度上,反映最真实的社会生活。

西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韩晨辉认为马金莲《亲爱的人们》不仅描绘了中国西部乡村的发展历程,更可贵的是这部作品深植乡村肌理,将人民推至前台,正视了乡村振兴的主体动力,同时写出了西北人民的心灵秘史,展现出乡村发展的多重侧面,深化了乡村振兴这一主题。

 

 

作者简介

主持人:任淑媛,满族,北京市人。宁夏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三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文章推荐:任淑媛老师(宁夏大学)

文章编辑:阿余尔洗暨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