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文焕|广西环江毛南族“傩文化”品牌构建的经验及思考 发布日期:2024-03-10   作者:韦文焕   点击数:267  

  :广西环江毛南族“傩文化”形式丰富,独具特色,目前主要活跃在毛南族地区的还愿仪式“肥套”以及毛南族传统农耕节“分龙节”中。新世纪以来,环江县政府结合毛南族“傩文化”的特点,以毛南族分龙节节庆为载体,结合旅游业的发展逐步打造了毛南族“傩”文化品牌,近年来影响较大。毛南族“傩”文化品牌的构建体现了政府和民间的合作,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合作,其经验值得推广和思考。

关键词:毛南族;傩文化;文化品牌

作者简介:韦文焕(1981-)男,广西罗城人,法学硕士,广西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产业化经营。

“傩”也称“巫傩”,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傩舞、傩戏、传统手工艺如傩面具等,在我国南方的江西、广西、贵州等地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不同时代,受到政治及经济因素的影响,介于迷信和信仰的边缘,“傩”也成为备受争议的文化现象,位置微妙。新世纪以来,中国接轨世界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一些少数民族的“傩”文化又被关注和认知,“傩”文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06年,广西环江毛南族“傩文化”的代表形式“肥套”就获批了国家级非遗名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度加强,科技信息的发达,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让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生命力难以维持,环江毛南族“傩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也遇到同样的瓶颈,在新形式下,环江县毛南族敢于创新,利用新的平台去传承和发展“傩文化”的经验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毛南族“傩”文化品牌构建的经验

(一)以静态研究为基础,建设较为全面的“傩文化”资料库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地区,人们通常把“傩”称为“木面”,即是“以木面具形式出现的毛南族仪式和祭祀”之意。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挖掘毛南族“傩文化”,环江县政府一直积极鼓励当地学者对“傩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上世纪80年代,由莫家仁、梁友寿编写,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毛南族简史》(1984年版),蒙国荣和谭贻生合著的《毛南山乡》(1987年版),莫家仁著作《毛南族》(1988年版)等三部著作从毛南族社会文化变迁的角度较为全面地记录了和毛南族“傩文化”相关的节庆、仪礼等习俗,是整理毛南族“傩文化”的重要文献。20世纪以来,《与神共舞——毛南族傩文化考察札记》(韩德生,2006年版)、《毛南族神话的生态阐释》(蒙国荣等,2012年版)、《神人和融的仪式———毛南族肥套研究》(吕瑞荣,2012年版)是学术价值较高的毛南族“傩文化”专题研究,它们以毛南族独特的“傩面”文化为对象,研究毛南族神话体系对毛南族生活生产的影响。这些著作从毛南族神话、传说及民俗信仰特征出发,总结了毛南族人的民族心理和生存价值,是研究毛南族“傩文化”艺术以及内涵的重要文献。有了这些文献基础以及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傩文化”历史遗存物,环江县在打造“傩文化”品牌过程中能得心应手。如现代毛南族分龙节的很多元素,正是来源于毛南族“肥套”仪式,而记录这些元素的“肥套”仪式早就存在于毛南族学者的文献记录中了。

(二)以非遗项目申报为载体,打造“傩文化”品牌

2003年随着全国非遗保护运动热潮的到来,环江县开始打造自己的非遗名录,具有民族特色的毛南族“傩文化”成为建设的重点。环江县由政府牵头,成立“傩文化”民俗小组,对毛南族民间“傩文化”进行收集整理,2006年肥套获批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环江县在环江河畔建设了大型的民族文化广场,广场的舞台中心以一个巨大的傩面石雕作为背景,石雕傩面神像庄严肃穆,给人们直观感受毛南族“傩文化”。有了“肥套”的非遗名录成功申报,环江县民俗小组坚持以全面收集、忠于记录的方式继续整理毛南族分龙节资料,2012年,毛南族分龙节获批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为了更好地宣传毛南族傩文化,结合环节县获批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殊荣,环江县决定举办“毛南族分龙节暨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在节日期间,除了隆重的分龙节“傩祭”,同时还举办美食节、体育竞技、原生态毛南族文艺演出等活动,影响巨大。

(三)政府牵头,全力打造“傩文化”品牌

1.政策牵头

毛南族“傩文化”品牌构建得益于政府的政策牵头。2003年开始,环江县先后7次召开毛南族“傩文化”保护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县长牵头的傩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傩文化保护工作机构,建立了傩文化保护工作的法定责任人和工作责任制,组建了一支由15-20人组成的专业保护队伍。2004年7月,环江县政府制定《环江县毛南族傩文化保护工程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针对傩文化的具体保护工作进行任务分配。在扶持和激励机制上,县、乡、村一条龙发动,鼓励民间文化传承人收徒传艺,自主发展家族以及师徒传承,扩大传统文化继承队伍。2005年初,环江县颁布《环江县毛南族傩文化保护奖励、处罚办法》,该办法傩文化的贡献者予以物质奖励,对造成损失者实行纪律处分和相应的经济处罚。另外,为能专款专用,环江县还成立毛南族傩文化保护基金会,基金会专管分龙节、肥套等傩文化的保护和开支。

2012年,环江县政府投入600多万元建成的环江县毛南族博物馆,博物馆馆藏文物400余件,专门设有毛南族肥套、毛南族分龙节、民族民间体育、毛南族花竹帽、铜鼓铸造等5个文化遗产专题展区,主要存放近年来收集到的毛南族分龙节相关的实物、资料,免费向公众开放。

2.民间助力,做好分龙节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傩文化”品牌的构建离不开其组织人员“傩师”,他们是“傩”得以延续的关键,为此,政府积极以服务行政意识为先导的同时,发挥民间力量的促进作用。2003年开始,县政府每年定期组织全县的傩师进行集训,在毛南族发源地下南乡首先建立毛南族傩文化民间传习馆,鼓励民间职业傩师开班收徒,传授傩文化。十几年来,虽然不能说培养的很多毛南族师公,但有不少的中青年师公正在成长中,这些将是今后毛南族傩文化的主要传承者。2010年,环江县人大修订《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将分龙节定为环江县的法定节日,全县机关、学校放假1天,2013年经自治区批准后实行。以法定假日的方式,让人们全身心享受节日的休闲,促进人们积极参与分龙节活动。2012年以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毛南族傩文化,环江县成立非遗文化中心对毛南族分龙节、肥套、顶卡花等实物进行文字整理,做好各类分类和介绍;毛南族民族博物馆、文化馆等单位相继成立公共开放中心,供游客以及本地人参观学习,让更多的人可以面对面认知毛南族文化。

3.加强宣传,推行“傩文化”品牌的构建

宣传是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途径,尤其是在当下社会语境,必须结合多媒体的优势,传统文化能以更多样的形式与外界接触,更广泛地宣传自己。2009年开始,环江县就联合区内外各类媒体,在每年毛南族分龙节期间,对该节进行全面宣传。十年来,在天涯论坛、国际旅游网、优酷视频、爱奇艺等多媒体平台都能看到比较完整的毛南族分龙节宣传片。2017年,精心筹划多年的“傩文化”宣传片微电影《傩面》成功开机,在宣传的影响下,该电影的开机仪式引起区内外媒体的重点关注,点击率超过8000万人次。《傩面》不仅向世人全面展示了毛南族神秘的“傩文化”,更兼容有对环江生态喀斯特地貌的重点宣传,著名矿泉水品牌“木论思泉”就作为赞助商出现在其中。另外,环江县还利用毛南族文学研讨的契机大力宣传“傩文化”,2018年,《民族文学》杂志社在环江县的文学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就在分龙节仪式中隆重举行。

除了媒体的宣传,近年来,环江县政府加大了毛南族“傩文化”在中小学中的传承教育。环江县下南乡中学是毛南族“傩文化”进校园较早的试点单位,2012年至今,下南乡中学打造了一系列的傩文化实践课,组织傩文化艺术团。另外,学校向外专门招聘有音乐表演特长的老师加入教学团队,邀请“傩文化”传承人进校讲学,自编自排具有“傩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有了下南乡中学的成功试点,目前,环江县高中、环江县第二高级中学也分别组建了自己的“傩文化”艺术团,排练傩舞节目,2016年以来,这些学校的艺术团分别代表环江县参加区内外文艺表演,屡获佳绩,环江县每年举办的“毛南族分龙节暨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大型舞蹈“傩舞”均由各高中“傩文化”艺术团独立完成。

以学术研究为支撑,以政策为导向,结合大众宣传,毛南族“傩文化”逐步被打造成一张亮眼的名片被人们广为接受,如今,每年的毛南族分龙节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环江县旅游。2015—2018四年来,据环江县文体局数据统计,每年的分龙节期间,环江县的旅游同比增长率为80%。可以说,以“傩文化”为核心的“毛南族分龙节暨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已成为集民俗体验、生态美食、喀斯特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

二、毛南族“傩文化”品牌构建的思考

少数民族文化的品牌构建是民族文化发展与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具有独特的内涵,蕴藏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但同时,它也面临着文化断层、创新性不足等困境。毛南族“傩文化”品牌构建过程同样也值得我们商榷并思考。

(一)加强传承人保护机制是“傩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毛南族“傩文化”面临着传承人的自然老化,后继无人的传承人断层的危机。笔者曾多次参加毛南族分龙节,了解到目前在毛南族地区正式的傩师班子有4个,共有33人,最年长者78岁,最年轻者31岁,师公队伍平均年龄在60岁之间,严重老龄化。另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许多年青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关注和兴趣日趋淡漠,加之从事傩祭、傩戏、傩面这些传统民族文化活动的经济利益不大,难以维持生存,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不愿意接受这些民间手艺。如毛南族“傩面”传承人方振国老人去世后,掌握毛南族傩面具雕刻技艺目前只有他儿子方文展1人了,令人遗憾的是方文展并未掌握全部面具的制作技巧。毛南族分龙节传承人谭福军,今年65岁,手下徒弟不少,但近十年来,能坚持下来的只有侄儿谭继明一人……,如何有效利用非遗传承人的法律法规,加大力度培养毛南族“傩文化”传承人,将是毛南族“傩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二)丰富内涵建设是“傩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

当下,毛南族“傩文化”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已经逐渐成为环江县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了该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在但从“傩文化”文化的内涵开发上却是值得商榷。毛南族分龙节中,外地游客能一睹神秘的“傩祭”“傩舞”的文化魅力,但却无法融入其中,真正收获一种文化旅游的体验。在狂欢晚会上,游客虽然被邀请参加傩面具派对,但限于民族、语言等产别,他们始终也无法融入其中……如何丰富“傩文化”的内涵建设,让人们能乐于其中,真正享受文化的乐趣是该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

(三)加快品牌产业化是“傩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文化产业的特征是广泛的,除了精神性和服务性,人们更多是强调其产业的依附性。通过近十年的筹划,结合原生态旅游,环江毛南族“傩文化”的品牌构建已经完成,但与其相关的旅游产业形式却很单一。如何加快发展与“傩文化”相关的旅游内容,实现“傩文化”真正产业化需要更多的思考,如重点对毛南族民俗村、分龙节文化体验馆、傩文化生态农家乐等旅游一条龙式的产业化构建可能成为毛南族“傩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思考。

综上所述,环江毛南族“傩文化”品牌构建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下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要真正实现该文化产业化还需要更多的内容和时间,也需要更多的学术关注,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引起对该现象的更多思考。

 

原文刊载于《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年第9期,第145-146页。

注释从略,详见原文。

文章推荐:李斯颖;图文编辑:冶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