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戈金 | 追怀弗里:远行的“故事歌手” 发布日期:2021-09-24   作者:朝戈金   点击数:1433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学会  

   【核心提示】弗里在学术上挑战陈规、吸纳新知、融会贯通、博采众长的气度和高度,在当今人文学术界,也是难觅同俦,他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国界。他对青年的关怀和提携,对欧美之外文化学术资源的重视和扶助,都令人感动和钦佩。

 
  约翰·迈尔斯·弗里(John Miles Foley),国际著名的史诗学者、古典学者和口头传统比较研究专家。美国密苏里大学威廉姆·拜勒杰出人文学术教授,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口头传统》学刊创刊人和主编,e研究中心主任,“通道项目:口头传统与互联网”创办人,口头传统研究国际学会(ISSOT)发起人。
 
  弗里通晓法语、南斯拉夫语、希腊语、拉丁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古英语和中古英语等。在30余年的人文学术生涯中,他撰写和编写了20种著作,刊布了200余篇论文,涉及文学、民俗学、古典学、语文学、口头传统研究和信息技术等,其学养之厚、造诣之深、视阈之宽,罕有其匹。在他的众多著述中,中国学者较为熟悉的,有《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怎样阅读口头诗歌》《演述中的史诗歌手》《口头传统教程》等。他所编著的《古典史诗导读》颇为流行。
 
  弗里集纳材料,编撰了关于“口头程式理论”的完整研究索引(该索引的更新电子版本,可以在密苏里大学口传中心的网站上找到)及该理论的学术史著作,如《传统口头史诗》《演述中的史诗歌手》等。在美国,他早已成为公认的“帕里-洛德理论”的旗手。弗里倡导基于“帕里-洛德理论”学术精髓而拓展和深化的史诗研究范式转换。如,对口头演述艺术“内在性艺术”的整体把握,弗里提出“演述场域”、“大词”、“史诗语域”、“传统性指涉”、“传奇歌手”等多个基于“内在性艺术”的学术性概括。弗里的史诗研究,是从语文学和古典学出发,广泛引入人类学、民俗学和其他学科的方法,从而营造出一种眼界开阔、气度宏大的研究风范;西方古典史诗与当代活态传承的口头史诗,都得到了深湛的解析和阐述。
 
  就史诗理论建设的成就而言,特别是就整体超越基于古典学或文学的史诗研究而言,他与芬兰学者劳里·杭柯(Lauri Honko)宛如双星闪耀,共同营造了国际史诗研究的令人炫目的景象。虽然弗里的田野基地主要在南斯拉夫,杭柯的田野经历主要来自芬兰和印度,但他们二人在对史诗文本形态进行分类方面及如何界定史诗这个世界性文类上,高度契合。20世纪末叶世界史诗研究的高度,是以他们的学术著述高度为标志的。弗里对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满怀热爱,如对蒙古“传奇歌手”却邦的论述,对藏族歌手“掘藏”现象的讨论等。他的著作《怎样阅读口头诗歌》的封面,是一位藏族史诗歌手手擎纸片演述史诗的照片。
 
  弗里还创立了“口头传统”学科。“口头传统”研究,主要生发自对语言艺术的研究,故而与民间口头文学的研究有着天然的联系。不过,欧美民俗学界在晚近的发展中,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口头传统,作为一个学科,其边界超越了口语艺术的范围——从《旧约全书》的形成到当代黑人宗教布道,从荷马史诗的文本衍成到当代的斯勒姆颂诗运动(Slam Poetry),都成为口头传统的研究对象。这个认识上的深拓,得益于弗里的学科经营和倡导。他在晚近的学术探索中,进而将口头传统的研究,与人类文明进程特别是口头信息传递与书写技术的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他的《口头传统与英特网:思维通道》中,口头传统与英特网的信息传递规则,得到极为有趣的类比讨论。弗里认为,电子信息的浏览方式信息之间的连接“节点”和信息之间通过“通道”流动的关系,与口头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传递方式乃至存在方式,极为相通。以电子方式呈现口头传统,有着难以比拟的优势和便捷。这一洞见,对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成长方向意义重大。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少数民族音影图文档案库”项目与密苏里大学的“通道项目”,已经开始了部分基于弗里学术理念的跨国合作。在三方合作的框架性文件中,弗里的关于知识组织方式的哲学化思考,构成了核心的观念。
 
  弗里在学术上挑战陈规、吸纳新知、融会贯通、博采众长的气度和高度,在当今人文学术界,也是难觅同俦,他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国界。他对青年的关怀和提携,对欧美之外文化学术资源的重视和扶助,都令人感动和钦佩。他利用自己创办的《口头传统》学刊及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的网站,践行和推动学术的跨文化、跨国界的共享机制。
 
  作者简介
 
  朝戈金,蒙古族,法学(民俗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国际史诗研究学会(ISES)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曾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有著作论文等在中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蒙古、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以多种文字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