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研究》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发布日期:2020-12-01   作者:《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点击数:8141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研究》官方网站  

  根据工作需要,自2020年12月1日起,《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在线投稿系统网址更新为http://mzwxyj.ajcass.org,原域名停止使用。本次更新仅涉及域名变动,已注册用户可以继续使用之前的账号和密码登录投稿系统。投稿时所有来稿请遵照本刊引文注释的规定。


  

本刊文章均采用页下注(脚注),每页单独排序,注释的标注格式为:
 
非连续出版物
 
   ㈠   普通图书
1. 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著作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茅盾:《神话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4页。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本)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76页。
许毅等:《清代外债史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第95页。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30-35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
参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1页。
 
  2. 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析出篇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247-266页。
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页。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序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9、170页。
 
  ㈡ 古籍 标注顺序:责任者/著作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吴澄:《送龚舜咨南归有序》,《吴文正集》卷九十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75页。
爱新觉罗·弘历:《御制诗》五集,卷九六,《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61页。
杨慎:《清新庾开府》,《升庵诗话》卷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 814 页。
博明:《西斋诗辑遗》卷2,嘉庆六年(1801)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古籍一般应标注责任者、书名、卷次或责任者、篇名、部类名、卷次、版本、收藏地等详情)
 
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
 
       ㈠  期刊 标注顺序:责任者/篇名/期刊名/年期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苏如飞:《国际法视野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兼论主体制度的构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周荫棠:《为读一部史书运动进一解》,《斯文》第2卷第4期(1941年12月1日)。
 
   ㈡ 报纸 标注顺序:责任者/篇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
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民日报》1979年5月7日。
 
未刊文献
 
陈序经:《文化论丛》手稿,南开大学图书馆藏,第3页。
衣淑玲:《国际人权法视角下〈TRIPS协定〉的变革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00年,第61页。
W.海希西:《从岩石里诞生和对山的崇拜》,赵振权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编《民族文学译丛》第二集,内部资料, 1984年,第181页。
田野调查资料:
被访谈人:李xx(男,61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村民);访谈人:段友文;访谈地点:山西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访谈时间:2014年8月13日。
 
外文文献
 
    ㈠ 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 / 书名(斜体,主体词首位字母大写)/ 出版地点 / 出版机构 / 出版时间 / 页码
G. E. Mingay,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Countrysid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hledge Publish Press, 1990, pp.92-93.
M. Polo,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William Marsden (trans.), Hertfordshire: Cunberl and House, 1997.
Michael Kort (ed.), The Columbia Guide to the Col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T. H. Aston and C. H. E. Philipin (eds.), The Brenner Debate, Vol.7, Cambridge: Cambir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35.
 
㈡ 期刊与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 / 书名(斜体,主体词首位字母大写)/ 出版地点 / 出版机构 / 出版时间 / 页码
Health B. Chamberlia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1993(2).
R. S. Schfield, “The Impact of Scarcity and Plenty on Population Change in England,” in R. I. Rotberg and T. K. Rabb (eds.), Hunger and History: The Impact of Changing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on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 73-79.
参见Gerard A. Persoon, “Being Indigenous’ in Indonesia and the Philippines,” in Christoph Antons(ed.), Traditional Knowledge, 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Netherland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BV, 2009, p.195。
 
网络资料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标题/网络中文域名/网址/文献发表日期 / 索引文献日期
吉克阿优:《浅谈中国彝族打工诗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彝族人网,http://www.yizuren.com/plus/view.php?aid=16143,2010-08-07/ 2015-01-22。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详见《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