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显||对当下壮族文学创作的展示、回顾和检阅 发布日期:2020-04-28   作者: 黄凤显   点击数:2209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学会
        壮族是世居珠江流域的少数民族,现今人口1700多万,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历史悠久,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在祖国南方世代生息繁衍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其他成员一样,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学佳作。
       提到壮族文学,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其民间文学。壮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山歌、壮剧、师公戏等,皆广为人知。而壮族山歌尤为著名,三月三歌节、壮乡歌圩被誉为壮族山歌的荟萃和渊薮。不过,相对于民间文学,壮族的作家文学,人们对它的了解和关注还很不够。
        作家文学的产生是与文字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壮族在先秦时就已经有自己的文字。2006年前后,在广西平果县发现的感桑石刻文,以及在壮族地区先后出土的石器、陶器、青铜器上的刻文、铭文等,就是壮族的早期文字。这些产生于先秦时期的壮族古文字,经秦王朝统一文字或秦火之后,汉代以降已再难延续。现今发现的感桑石刻文等,由于缺乏文献佐证,已较难破译。但是,感桑石刻文中有不少片段在100字左右,已比我们常见的甲骨卜辞字数多,其较大的石片刻有200多个字符,据称还有一片达到2200字,这都赶上甚至超过了西周青铜器铭文的字数(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毛公鼎铭文》近500字)。这么多的字数和这样的篇幅,无疑已是篇章成文。尽管它尚未被破译,且可能是用于祭祀或属于实用文书,但其连缀成篇,中无间断,亦不难想见其架构气魄和辞章文采。所以,感桑石刻这些作者和内容待考的文字,堪称现今发现的最早的壮族文人作品。
        壮族创造的第二种文字是方块壮字,亦称古壮字,也叫土俗字,萌芽于汉代,产生于唐代,是由壮族一些受汉文化教育的文人(也包括巫师)借助汉字或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的。古壮字直到现在仍在壮族民间使用。1989年出版的《古壮字字典》收录了大约4900个字和大约1万个异体字。使用古壮字进行创作,滥觞于唐代俚僚人酋长、澄州(今广西上林县)大首领、廖州刺史韦敬办。由他撰写碑文的《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和《智城碑》,是岭南地区最早的唐碑,其骈赋体碑文富于文学色彩,其中《六合坚固大宅颂》则使用了古壮字创作。自唐代以后,古壮字多为民间麽公、民间戏人和山歌歌师所用,他们用古壮字书写的原始宗教经文、壮剧剧本和山歌唱本既有对口头传唱作品的记录,也有自己的书面创作。
        在20世纪50年代拼音壮文出现以前,壮族作家、诗人主要是学习和使用汉文进行创作。目前,存世的这类壮族文人作品多为清代时所作,作者大多是中举、中进士者,其汉文水平足可与汉族文人比肩。这些文人在世时基本上都编有文集或诗稿,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办公室组织力量进行整理,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等先后出版了多位作家的诗文集,如黎申产《菜根草堂吟稿》、蒙泉镜《亦嚣轩诗稿》、韦绣孟《茹芝山房吟草》、崔毓荃《薰生诗草》、郑献甫《郑献甫文集》、韦丰华《韦丰华集》、曾鸿燊《瓶山诗集》等,而其他壮族著名文人的集子,如张鹏展、冯敏昌、刘定逌等还有待于整理出版。这批诗文集可以说是第一批整理出版的古代壮族作家作品集。
        近现代以来,运用汉文创作的壮族作家队伍越来越壮大,其题材内容越来越丰富,创作的体裁也越来越多样,涉及了众多的文学样式。新中国成立前,以曾平澜、陆地、华山等为代表的壮族作家就已蜚声文坛。新中国成立后,壮族作家更是群星璀璨。韦其麟、周民震、黄勇刹、蓝鸿恩、莎红、黄青、王云高、苏方学、韦一凡、凌渡、黄钲、潘荣才、孙步康、农冠品、苏长仙、陈雨帆、农耘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壮族作家。这些作家的作品都曾先后以单部作品或结集的形式出版,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13年,在中国作家协会的精心策划、组织下,55卷60册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部卷帙浩繁的选集收有冯艺主编的《壮族卷》上、下册,收录了数十位壮族作家的作品,上册为中短篇小说集,下册为诗歌、散文集。上册文末附录长篇小说存目,下册卷后附录长诗、长篇报告文学存目。这是迄今为止编辑出版的唯一的多位作家、多种文体荟萃的壮族作家作品选集。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恰逢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19年又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这是展示、回顾、总结和检阅壮族作家创作,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壮族文学成就的良好契机。广西民族出版社出于自身的出版定位和社会责任,组织力量、自主投入,编辑出版这套“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
        这套丛书共11册,收录了11位壮族作家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入选的这11位中青年作家,都是新时期在文坛上活跃的壮族文学创作翘楚。丛书为每位作家单独编辑了作品选集,小说类有凡一平《合唱团》、李约热《一团金子》、陶丽群《被热情毁掉的人》,散文类有冯艺《除了山水还有什么》、牙韩彰《屈指家山》、石一宁《履痕心绪》、黄佩华《生在平用》、黄鹏《家园气象》,诗歌类有荣斌《尘土之河》、梁洪《一个饺子的距离》、三个A《魔术师》。
        看这份名单和书单,不难发现两个特点:一是作家的选集属于“本色行当”,如以创作小说、散文、诗歌著称的作家仍选其小说、散文、诗歌作品,像小说作家凡一平、李约热、陶丽群选的是小说,散文作家冯艺、牙韩彰选的是散文,诗人荣斌、梁洪选的是诗歌。二是作家的选集似乎有所“跨界”,如在小说创作上实力雄厚的黄佩华,选的却是散文,著名文学评论家石一宁和诗人黄鹏,选的也是散文。这种看似“跨界”的努力,实则是跨越,代表了他们在文学创作领域的新开拓。如黄佩华,近年在潜心于小说写作、不断推出新作之余,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抒写壮族和壮乡的散文佳作,颇受读者喜爱;石一宁在对当代创作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点评的同时,用散文笔调记下自己的履痕心绪和寄情哲思;平素写诗的黄鹏,其散文作品则灌注了浓郁的诗情画意。
        丛书作品的选取,既考虑到作家的代表作,也充分考虑到作家的成长历程,让读者从中了解到作家创作渐入佳境及其风格形成的经过,尤其是认识和理解一个壮族作家是如何扎根于壮族文化沃土,参照壮语(母语)的表达方式,运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的艰辛探索之路。因此,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凡一平小说那壮族式的机智、幽默及其传奇性是如何形成的,冯艺散文那种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是如何集聚的,李约热小说的那种怪诞和黑色幽默是怎么炼成的,陶丽群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边陲小镇的小人物及其人性的扭曲与张扬的,荣斌的诗歌是如何贴近时代语境、抒写当代人真实灵魂的,牙韩彰是如何从惯常的写实手法转换为一种游刃有余的抒情的,三个A是怎么从一个年轻的壮族小伙子成为诗坛新锐的,等等,不一而足。还是回到编辑这套丛书的初衷,那就是对当下壮族文学创作和壮族作家的成长进行展示、回顾和检阅。
        既如此,丛书所选的作品就并非全是作家们的新作、近作,有些作品需要置于其创作和发表时的时代语境下解读。正如凡一平在《合唱团》后记中说的:“这部集子其实是那个年代青年彷徨、思索和奋斗的记录。这些作品所体现的对社会的认识、对生活的体悟、对人生的思考,甚至文本和话语等,自然就带上了那个年代的印记。”这应该作为阅读这套丛书作品的一个基本思路。
 
本文为“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总序,有删节,原刊于《当代广西》2020年第3期
 
 
本文作者黄凤显(右)与文章推荐者林安宁(左)。摄于广西平果县2014年师公文化馆开幕式
 
作者照片(图片转自国际在线专稿)
作者简介:黄凤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文章推荐:林安宁(南宁师范大学)
图文编辑:祁泽宇(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