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 → 学位教育

西南民族大学 发布日期:2016-04-13   点击数:5003  

1、彝学学院(http://yxxy.swun.edu.cn/index.htm)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已经走过了62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52年开办的彝语文专修科。1977年,彝语言文学专业、藏语言文学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成立语文系;1984年,彝语文专业和藏语文专业联合成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1992年,单独成立了彝语言文学系;2000年,彝语言文学系更名为彝学系;2003年,彝学系正式更名为彝学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是中国当代民族高等教育和当代世界少数族群现代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培养彝族地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与社会发展现代人才的摇篮;是中国探索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科学道路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彝族现代教育史上最集中、最先进、最高层次的锻造彝族母语文明当代传人的民族精神熔炉;是国际国内彝学界从事彝学学术文化深入研究、当代转型与理论创新的科研实践基地;是我国为了做好各民族文化传承,树立各民族文化自觉、民族自信和文化尊严,为了保护多民族文化主体发展权益,保护中国文化主体地位、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全面推进“科教兴国”和“文化强国”战略而实施的百年人文工程。   
彝学学院现有两个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中药学(彝药学)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下设五个方向。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彝学学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依托彝语言文学专业,深化教学改革,大胆调整和拓宽专业口径,走出了一条母语教育、双语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并重的培养彝学现代人才的崭新路子。发展到现在已有“彝学”和“彝族社会文化”两个博士培养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历史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三个硕士培养方向和本科专业一个,即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下设彝汉双语语言文学、彝英双语、彝日双语、彝汉翻译、彝族文化产业管理等五个本科专业方向,形成了一个以彝语言文学为特色的双语(多语)专业方向群。   
有教职工2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校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   
彝学学院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学院承担的教改项目《实行双语,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多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对彝语言文学专业拓展专业口径、培养“双语”和“多语”人才、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各项教学改革、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省(部)级重点学科(彝语言文学)和“四川省彝汉双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为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高等院校多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行的理论依据;教改项目《彝语北部方言音档建设》,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对现代彝语语音进行全面系统地的研究,运用传统语音学理论知识,建立起了彝语北部方言各土语音档语料库,并编辑成了教材出版,该教材填补了彝语方言教材缺乏的空白。   
彝学学院遵循以“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的原则,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多出精品,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促进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团队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水平,着力打造本学科四个学术团队,即彝族文学研究团队、彝缅语研究团队、彝族社会文化研究团队和彝族古籍文献整理与数字化建设团队。近5年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译作500多篇,出版专著20余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3项,30余项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这些成果中有相当部分填补了国内外同一学科研究领域里的空白,为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2002年,彝学学院争取到财政部经费350万元,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文字信息处理实验室”,经过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中小学汉彝对照电子词典”、“藏、彝文文献全文数据库研究与开发”、“古彝文信息处理”、“彝、藏、傣”信息处理、“彝语多媒体开发”、“彝语语音合成”“彝汉影视制作开发”等大量研发成果不断问世,已广泛应用于民族地区的各个部门,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对璀璨的民族文化的创造、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加速了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2006年又争取到财政部专向经费30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可容纳200人的“彝汉英语音实验室”,大大改善了语言教学条件。特别是于2005年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彝文文献中心,成为该专业又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并成为国内外“彝学”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中心收录了川、滇、黔、桂4省区民间许多珍年本、孤本、善本文献资料,目前收录了文献3100册,彝文电子图书348册,电子音像制品150多种,彝文出版物3000多册,这些彝族文化瑰宝为彝族彝语言文学专业师生研究历史久远的优秀民族文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彝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外,为满足学院师生的求知需求,该学院与校图书馆合作,每年都订购大量的图书资料,迄今为止,彝文图书资料已达100万余册。   
今天的彝学学院已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国内外高校同一学科中处于领先水平的教学单位,从而,在彝族现代教育史上逐步体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地位。

2、藏学学院(http://zxxy.swun.edu.cn/)
藏学学院前身藏学系始建于1951年,2003年4月正式成立藏学学院,至今已走过了六十四个春秋。藏学学院是以藏语言文学为学科基础和心,藏学各领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并重的学院,是培养藏区优秀人才的摇篮。
学院有由藏族、土族、傈僳族、纳西族、蒙古族、回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组成的本科生923人,硕士研究生82人。教职员工3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硕士学位的1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国家民委优秀工作者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   
藏学学院藏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民委、四川省重点学科,也是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藏语言文学教研室2009年被列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学院现有藏语言文学、逻辑学、印度语言文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藏学学院本科设有藏语言文学、民族学、藏药学、文化产业管理四个专业;其中,藏语言文学专业下设藏语言文学、藏汉双语行政管理、藏学三个专业方向。学院现共有教研室6个,分别为藏语言文学与艺术教研室、藏族历史与文化教研室、藏语言与翻译教研室、汉语教研室、藏医药教研室、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
     学院始终以科学研究为导向,提升总体竞争力。近年来,我院教师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22项;厅局级项目31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5项;出版专著、教材46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目前我院有省级、校级精品课程10门,自编教材《基础梵语》被列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教材出版基金项目,学院多部教材被同类兄弟院校采用,获得一致好评。
    新时期,新起点。藏学学院秉承“为少数民族和为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不断开拓进取,综合办学实力、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学校在建设“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民族大学的征程中谱写新篇章,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3、西南民族研究院(http://mzyjy.swun.edu.cn/ykgl/jbqk.htm)
西南民族研究院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人文积淀, 西南民族学院1951年创立伊始,为了服务于解放西藏、稳定云南边疆和经营四川藏彝族地区,即在校内建立了“民族研究室”,专门从事对西南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著名民族学家李安宅、吴泽霖、任乃强等均在此从事过教学科研工作。目前学院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以民族学一级学科为核心的民族研究学术骨干队伍。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正高职称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6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7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现有1个省部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部级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厅级研究基地、1个共建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基地、2个省级研究所机构和若干校级研究所。面向未来,西南民族研究院将紧紧围绕学校“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一体的高层次学术平台和研究基地。
西南民族研究院已形成了以民族学一级学科为中心,包括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中国少数民族古典文献学、藏学、彝学等10个二级学科相互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民族学是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宗教学5个学科是四川省重点二级学科,其中民族学同时也是国家民委重点二级学科。 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申报并共建了民族学博士点,并于2004年开始招生。2006年,经批准我校又在西南民族研究院设立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博士点。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也在2010年获得了正式批准,目前设有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藏学、彝学等7个博士点。2009年9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正式批准在我校设立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目前,西南民族研究院是四川省唯一涵盖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点,布局比较完整,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南民族研究院努力践行学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研究主要以西南少数民族尤其是四川藏、彝、羌为研究对象,区域特色明显;研究领域涉及历史与现状、理论探索与文献考订,在民族地区社会变迁、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地区灾后重建、民族宗教与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较明显的优势。西南民族研究院坚持理论与应用结合,十分注重应用性研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尤其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智库作用。近年来,一批专家学者积极开展针对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多项,有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和各级政府的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