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 新书推荐 发布日期:2019-04-27   作者:杨红   点击数:1844  

 

新书推荐

 

出版时间:20192月版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而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构成部分的中国文学,自然包含了多民族性。但长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多民族性遭到忽视。本书针对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文化寻根”现象中缺失现状,专门以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为研究对象,着力探究其发生语境与发展轨迹,同时选择西藏新小说的藏族作家文学书写、凉山彝族现代诗歌群,以及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志写作现象为研究个案,阐释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的不同路径与涵义,以此彰显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之于中国当代文学“文化寻根”的重要意义,彰显多民族性之于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序  言

温儒敏

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我读得不多,按说这方面没有发言权,杨红教授要我给她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这本书写序,我是犹疑的。可是20年前,杨红曾来北京大学进修,我是她的指导老师,这事也不好推辞。书稿大致读过,觉得还是挺有新意,也很受启发,就把一些想法写下来,供杨红和这本书的读者参考。

中国当代文学既然是“中国”的文学,理所当然就包括少数民族文学这一部分。可是现有各种“中国文学史”,都极少关注少数民族文学。这些年也有学者在唿吁突破既有的文学史版图,重构一种更加全面的“大文学史”,把少数民族文学也包括进去。实际上,这又很难落实。杨红教授多年来特别关注少数民族文学,发表过许多文章去讨论少数民族文学与整个中国文学的关系,她的这本书就是这方面研究心得的汇聚,虽然集中谈的是“寻根”这一话题,但也涉及到如何处理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少数民族文学。杨红的研究是在探索和实践“大文学史”的可能性,为这种文学史的书写拓展了视野,做一些很实在的积累。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杨红教授不是铺开来谈论整个少数民族文学,而是聚焦于“寻根”,从这一点入手,考察近二三十年来一些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学(主要还是汉语书写的)的样态与趋向。书中梳理了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背景和趋向,分析了“文化寻根”的内涵及艺术形式,以及和同时期主流文学“寻根”思潮的关系。书中比较细致探讨了“西藏新小说”、“民族志写作”和大凉山彝族现代诗群等现象,借此勾勒这些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趋向,给人的印象颇深。

这些勾勒大致呈现了近二三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寻根”现象的图景。这些图景是有深度的,是能引发某些问题思考的。因为杨红把少数民族文学“寻根”的现象,置放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脉络中,审视少数民族文学与主流文学间的互动,以此把握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与中国文学“文化寻根”的共性与个性,彰显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的独异个性色彩。这种研究打破了少数民族文学与主流文学间的壁垒,改变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被隔离在自我封闭的系统内部进行的状态。这是一种方法论的突破。

该书讨论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却也提出一些重大的问题。

该书表明,在全球化趋势加剧的语境里,一些少数民族的母语在流失,传统的生活方式、宗教习俗与道德信仰等因与现代文化观念相背离而受到排斥。这是两难的:一方面要发展,要跟上现代化,要融入一体化的世界,这是大势所趋;另方面,却很难避免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被消融和同化,最终走向衰亡。电视普及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哪里的自身文化就会被侵蚀而衰落,这是事实。少数民族文学的作家是那样深刻地感受着民族文化被侵蚀的痛楚与文化濒临消亡的危机,他们以文学的方式勇敢地担负起民族文化血脉传承的重任,以“返回”的姿态,发掘、审视民族自身文化的资源,这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承担。很多“寻根”其实就是在“重述历史”。这是全球化时代里对少数民族“文化创伤”的一种修复与建构。少数民族文学的“寻根”总是伴随着锥心之痛,往往就会唱出文化的“挽歌”,也是这一类文学里最动人的情愫。因传统逝去而产生的失落之痛感,不过是挣扎与无奈,那令人黯然神伤的非主流情绪还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文学感人的力量往往又来自这些哀伤与无奈。“寻根文学”的价值不只是作为一种文化史、精神史的记录,也在于这种不可复制的文化失落之痛——转化为审美的、可触动不同时代人类心灵的悲剧性的“痛”。

杨红的研究有意无意在提供某种警示:全球化也好,社会的迅勐变革与发展也好,从一定的角度去评判,当然是合法的、进步的、势在必行的,但若从文化的角度看,却又未必。人类在这个问题上也可能有盲区,就像生态的灾难往往是由人类自身的过度索取所造成、却又可能无力自拔那样。文学虽然无力,有时也可以提供某些“陌生化”的警示。

这本着作还在提示一种“理想”:强势文化挤压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很自然也会努力保持自身的合法性。在异质文化彼此的碰撞中,双方的关系既是对抗的,也应当是相互吸纳的。理想的状态应当是,文化的变革创造,不是简单地放手让弱势文化完全被强势文化所同化和吞并,也不是让弱势文化总处于和强势文化对抗的旋涡,做好是超越两者本身,以达到一种相互制约,相互沟通和共同发展的状态。虽然这种“理想”在少数民族文学“寻根”过程中表现并不突出,却也留给读者许多思考的空间。

杨红是一位年轻的学者,她这本书还有些不成熟之处,但又是生机勃勃的,她的问题意识比许多论述更加引人深思。这也是我乐于写序推荐的理由。

最后,我想引用书中提到一位大凉山诗人的话来结束。这位诗人说:“我想通过我的诗,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我的民族,了解我的民族的生存状态。我的民族的生活,是这个世界人类生活的一个部分,我想用诗去表现我的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去揭示出我的民族所蕴含着的人类的命运。我的梦想是力图通过再现我的民族的生活,去表达对和平的热爱,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对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坚守。”

这也是我看重这本书,乐于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2018619日于京西褐石园

 (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目录

 

作者简介:杨红,黎族,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单列重大项目、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重点项目等多项。着有《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贵州世居民族民间故事戏剧新编集》等着作,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民族文学研究》《小说评论》《四川戏剧》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