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 学术年会

对话与交流:民族文学的多路径发展——2017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综述 发布日期:2017-11-19   作者:毛巧晖 杨杰宏   点击数:2597  

  对话与交流:民族文学的多路径发展——2017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综述

  2017年11月11-12日,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湖南大学主办,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的“2017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年会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三十余科研院所与高校的二百余位学者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湖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罗宗宇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副校长曹一家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朝戈金研究员,湖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杨永锋致辞。

                                                                                 (开幕式现场吴玉玺摄)

  

  开幕式后进入大会主题发言。第一场主题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汤晓青研究员主持。学部委员朝戈金《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愿景》首先从学科发展介绍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走向,其次重点阐述了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口头诗学的重要性。他结合当下电子时代的文学发展,论述了“鲜活的、发展的、变化的文学现象,不能用僵化的、教科书的观念来解释”,“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不仅能推动本学科发展,也能与其他学科在更高层次上对话”。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一带一路”与<玛纳斯>史诗》认为史诗《玛纳斯》的演唱和传承研究在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玛纳斯学”经过一百六十多年的发展,逐步成为一门国际显学。当下《玛纳斯》无论从研究者的代际传承而言,还是国家社科基金的分布,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学术交流的繁荣发展,使得口头史诗传统的传播和互动成为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典范。钟进文(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中的跨境叙事》提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书面文学中的“集体记忆”具有浓郁的跨境叙事色彩,其跨境叙事的陌生化和神秘化效果又具有另一层面的民族建构意义。他以裕固族、撒拉族、鄂温克族、京族为个案阐述分析了跨境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选择性“失忆”、家园意识与强调性“记忆”、跨境历史与文化的选择性“记忆”、“失忆”与“记忆”等。罗庆春(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教授)《彝族母语生态诗学探源》阐述了彝文的创制及其文明的推进、文学的地域性与地域的文学性、彝族母语生态诗学与彝族文学的地域使命、彝族地域文学传统及其现代传承与传播、彝族母语生态诗学的思想根基、彝族母语生态诗学的理论内涵、彝族拥有自成体系的古代母语诗学理论、异域题材与本土写作同步开启、当代彝族诗学的互译性与互文性等,并强调开拓彝族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的意义。罗宗宇《略论<民族文学>的世界眼光》介绍了《民族文学》杂志自创刊以来,就呈现了一种世界眼光。2007年,以主编叶梅为首的编辑班子更是明确了“民族风格、中华气派、世界眼光、百姓情怀”的办刊宗旨,将长期以来杂志编辑中的世界眼光由实践追求提升到了理论自觉的层次。如果说文学的世界性指的是“在相当的审美层次上,从内容到形式诸方面,世界各民族对某一民族文学作品的认同、共识或共鸣”的话,那么文学杂志的世界眼光则体现为追求并促进文学世界性的行动。而这也正是《民族文学》适应时代要求,把握和践行世界眼光的体现。龙宁英(苗族作家、骏马奖获得者)《骏马奖获奖创作感言》结合自身创作体验,阐述了她作为苗族作家,在写作中侧重苗族书写,了解民族历史并到湘西走访,在走访中发现现实中百姓的生活和书本上的记录并不等同。同时,了解到他们对世界、人生、财富、爱情、家庭等认识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她期冀在今后的写作中能书写苗族民众的幸福,痛苦和仇恨,因为只有这样才无愧于自己少数民族作家的身份。

  第二场主题发言由钟进文主持。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论母题方法在瑶族盘瓠神话研究中的应用》提出母题方法在神话研究中具有良好基础;母题方法有助于量化与定性分析;母题方法在未来也是前景广阔。他以盘瓠神话为例阐述母题解构与功能,指出在母题研究的未来趋势是要关注和进入网络以及数据库,并且母题研究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最后则介绍了查找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的方法。多洛肯(西北民族大学教授)《明清云贵高原少数民族诗人诗歌创作中的唐诗接受研究——以彝族、白族、纳西族为例》首先提出明清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诗人——特别是彝族、白族、纳西族的诗人“宗唐”倾向较为凸显,他们自觉接受唐诗影响,大量借鉴、学习唐诗经验,这一文化现象可以归纳为对唐诗文字、意象、意境的借用、化用,以及对唐诗体式的效拟和对唐人唐诗的吟咏、文人大家的批点等方面。而且他们对唐诗的接受并非盲目学习,而是在接受中悄悄融入了本民族独特的气质个性。黄南津老师(广西大学教授)《<布洛陀>文本处理与汉译策略比较》提出《布洛陀》文本繁多复杂,因为长期在民间流传,保存状况堪忧。他以1991年和2004年出版发行的《布洛陀经诗译注》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汉译部分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文本选择异同,文本文字、标音方式异同,文本排印体例异同,汉译策略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希冀能让研究者对这两种文本有一定的认知。杨彬(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从自然流露到自觉追求——1980年代少数民族小说的民族意识表达》重点关注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表达问题。宗教仪式是少数民族生活之一,创作中须正面、审美地对待宗教意识。民族意识要在爱国的前提下表达,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少部分作家缺乏开放的视野,局限于部分题材,要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要用民族性遮盖艺术性。陈思广老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辞典如何为小说——谈格绒追美的<青藏辞典>》认为,《青藏辞典》的词条无疑是作家对青藏这一文学辞典颇具典型意象的形象注释,也是作家对辞典体小说文体探索的重要贡献。而这种文体再开拓的文学意义,也必将在中国当代小说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不过作为“辞典”,各辞条间的逻辑线索有些随性而为,也没有索引和音序,作为“小说”,其形象有些轻描甚或淡化,文学脉络比较随意,影响了其文体创新与扩容性的艺术价值。吴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蚕蜕皮为牛郎织女神话原型考》认为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关键结构是“织女失衣——用牛皮追织女”,并且提出假说——织女的原型是蚕,认为“结茧=织女纺织”,同时认为故事的成因是蚕头的形状,经过分析最终认为“织女失去衣服”相当于“蚕蜕去旧皮”,“牛郎踩着牛皮追赶织女”相当于“用牛皮换上蚕皮”,因此牛女故事寓意整个蚕蜕皮的“异化”过程。

  主题发言之后,按照参会人员所提交论文的选题分为“少数民族文学与口头诗学”“地域写作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世界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少数民族文学的影视改编”四个小组。

                                                                            (朝戈金会长发言安琪摄)

  二

  “少数民族文学与口头诗学”一组共有四场讨论,29位学者发言。第一场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毛巧晖研究员主持。向柏松(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创世神话发展历史论析》依据出土文物材料和历史发展进程阐述了中国创世神话单一释源阶段、综合释源阶段、系统释源阶段的不同阶段以及神话在每个阶段的价值与意义。杨树喆(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授)《壮族民间文学文化场及其特点论略》主要引入“文化场”概念阐述壮族民间文学;壮族民间文化在各个文化场,汇聚了时间及空间的各种观念、融合了本土的与外来的、传统的与现代的各种价值取向。吴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群体诗学向个体诗学的过渡――——以达斡尔族乌钦的发展为例》指出不论是达斡尔族群体诗学向个体诗学的发展,还是达斡尔族母语个体诗学到汉语个体诗学的发展断裂过程,对整个中华民族群体和其他少数民族诗学到个体诗学的归纳和总结有参考意义。农丽婵(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地区教育学院讲师)《壮族网络山歌族性叙述特点分析――以那坡网络山歌为例》受诗学启发,经过田野调查,以那坡网络山歌为个案对壮族山歌的族性叙述特点进行分析。宁梅(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教授)《<格萨尔>圆光艺人才智的图像文本》。重点阐述了圆光艺人的再创作是通过别人绘制的再创作,大脑文本模糊等因素导致了表达存在误差。圆光艺人才智的图像文本存在宗教身份、文本与叙事方式的复杂性。蔡熙(嘉兴学院教授)《沉郁悲壮:<亚鲁王>史诗迁徙叙事的独特风格》阐述了《亚鲁王》史诗的迁徙叙事不仅仅存在于史诗文本中,而且也存在于苗族的其他表意文化形态中。杨杰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仪式程式:口头传统与仪式叙事关系研究――以纳西族“哲作”(zherl zoq)为个案》通过对“哲作”的概念分析,发现不仅口头传统中存在“大词”,仪式叙事中同样存在“大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口头叙事与仪式的同构互文关系。

  第二场讨论由杨杰宏主持。热依汗·卡德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裕固族民间口头传统与集体记忆》论述了面对复杂的居住环境和急速变化的社会发展,民间歌手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努力歌唱,他们的歌声折射出的民族想象力,激发裕固族人对民族未来的信心。毛巧晖《社会关系与政治秩序的言说:基于过山瑶盘瓠神话的考察》论述了盘瓠神话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他者”视野逐渐转为“自我”视角,文章通过对盘瓠文本叙事的分析与阐释指出过山瑶的盘瓠神话并不是他们的族源神话,其深层是一种“秩序与关系”的言说。海力波(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血缘与姻缘的永恒张力:<阿诗玛>中隐含的深层主题》论述了《阿诗玛》隐含的深层主题为撒尼人亲属制度中血缘关系与婚姻关系间存在的结构性张力。保持血亲与姻亲两个维度之间的平衡以求得社会结群的实现是《阿诗玛》中暗示的规训内容。乌哈娜(中央民族大学)《蒙汉<程咬金劫皇杠>比较研究――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论述了不同的文学传播途径使两个版本共同构建了口头文学创作的完整样貌,实现了口头文学创作与民族艺术传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艺术境界。和跃(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生发与自然地理环境》论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样式,在其生成的机制上,必然也会反映自然地理环境对其生成的决定和影响作用。叶江玲(中央民族大学讲师)《彝族说唱音乐浅析》分析了彝族说唱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彝族说唱音乐的分类、彝族说唱音乐的特征。田波(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壮族神话与马家窑文化》通过分析壮族的坡芽歌书、花山岩画与马家窑彩陶在图画文字之共同点,指出壮族蛙神节、米洛甲神话、伏羲神话等与马家窑文化的蛙崇拜遥相呼应。

  第三场讨论由向柏松主持。黄中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从口头传承方式的嬗变看文化转型―——以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的嬗变为例》指出从无形的口头传承方式过度到有形的手抄和印刷形式的传承方式,再发展到音频和视频文本形式的传承方式,是包括哈萨克族在内的民间文学作品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陈金文(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论壮族班夫人传说对马援南征的二元评价》论述了围绕班夫人有两种主题完全相反的传说。班夫人传说对马援南征二元化评价的形成,既与时代的变迁有关,也与传说创作者着眼点的不同有关。徐美恒(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中心)《原初的宿命:人类起源神话比较视域下藏族始祖神话的性别想象(藏族神话)》指出藏族的始祖神话经历了从“猴子与哲塞姆”到“猕猴与罗刹女”的演变,演变动力来自吐蕃王朝意识形态的转型,即以佛教取代本教。徐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巴拉根仓故事研究概述》在综述了巴拉根仓故事学术史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故事文本及研究成果的汉译工作以及新领域的拓展仍有待完善。王陈程(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哈尼阿培聪坡坡>的口头程式化分析》通过“程式”理论推导出史诗修辞和结构上的语法规律和流变过程中的传承规律,这无疑可以管窥哈尼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的内在实质。杨宁宁老师(广西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广西传统山歌向网络山歌的转型》通过对南宁等地歌者的调查,发现广西传统山歌向网络山歌转型的一些特点。袁咏心(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中国少数民族婚配型神话起源论》将少数民族婚配型神话称为母体文本,将人兽婚、兄妹婚型神话称为子题文本;子题文本的婚配神话既是不同民族生活习俗的生动注脚,也是中华民族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形象阐释。

  第四场讨论由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阿布都外力·克热木教授主持。贾蔓(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白族金鸡崇拜文献综述及思考》从核心的龙凤问题入手考察宗教信仰中的图腾崇拜。从金鸡崇拜的民间传播及文化内涵入手,阐释白族民间故事中的金鸡崇拜,期冀引起学界更多关注。阿比古丽尼亚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勇士到歌手:维吾尔达斯坦<斯依提诺奇>到小说<斯依提>》分析了达斯坦主人公斯依提的形象从口头文学中的“好汉”到小说中能歌能唱的歌手型好汉形象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口语演说转换到书面表达的思考。戚晓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论“阿欧怜儿”山歌中岷州地景的文学书写》论述了“阿欧怜儿”山歌由众多富有岷州特色的山林意象、农事意象、田园意象以及神圣意象等地景意象构成。这些地景意象寄寓着歌者对岷州生活深层的情感书写、人生书写、历史书写。荣四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口传史诗文本研究:以歌手为切入点》将口传史诗文本的属性聚焦于其作为传统叙事歌的口头/听觉的本质;共时、历时及共时-历时三个轴线期贯穿于史诗文本的生成过程。周友谊(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武陵山区与雷公山区洪水神话的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武陵山区和雷公山区洪水神话的异同,解读武陵山区苗族人民兼容并蓄的文化心理,和武陵山区苗族独特的文化发展道路。杨夏苗(云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生)《壮彝灰姑娘型故事的比较研究》指出壮彝灰姑娘故事的内容受到两族生产、生活方式,民族信仰,价值观的影响和限制;民间故事不仅体现着民俗,民俗也反过来制约着故事的叙述。苏雄娟(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多元宗教共生与民族和谐》对大理洱源士庞村回族和白族信仰进行调查,指出宗教信仰在民族和谐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宏莹(大理大学硕士研究生)《民间神话传说的保护与利用》简述了对民间神话传说的收集工作与思考过程。

  

  “地域写作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共有四场讨论,27位学者发言。第一场讨论由沈阳师范大学民研中心曹萌教授主持。杨红(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论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志写作――以阿来与潘年英创作为个案》一文以阿来、潘年英为个案指出新时期以来(主要指20世纪末以来)部分少数民族作家深受人类学思想的影响,大都自觉地以民族志的写作方式书写本民族文化,即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志写作。

  牛学智(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特色之上的普遍性反思——关于藏族小说家严英秀的小说创作》表示严英秀小说是一种可以倡扬的女性写作经验,从西方文艺理论福柯等人的理论出发,反思民族内部结构、习俗等特色之上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胡沛萍(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论当代藏族小说中的女性打工者形象》表示藏族女性打工者形象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当代藏族女性文化更为丰富多元化,也丰富了当代女性文学的题材。吕萍(长春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教授)《当下作家笔下的萨满文化书写》指出当下许多作家作品中都反映了萨满文化中所信奉的“万物有灵”观念及生态文化、生态文学,其对于保存萨满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汤志辉(湖南大学文学院)《新文学的生产与传播:老舍在齐鲁大学(1930—1934)》指出1930年代,老舍在齐鲁大学开设新文学相关课程与讲演,编辑文学杂志,参与新文学活动,培植新文学社团,为新文学进入现代大学体制作出了贡献;并培养了一批新文学读者与作者,为新文学在大学的生产与传播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反映了新文学要想进入现代大学体制的艰难历程。

  第二场讨论由杨彬主持。魏永贵(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历史,现实与多样的发展可能:2016年内蒙古文学创作论略》阐述2016年内蒙古文学不论是文学外部环境的经营,还是文学内部的探索都表现出蓬勃多样的发展可能。但同样也存在着地方经验、民族经验的表达呈现雷同化趋势、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有效互动严重不足、作家写作的自觉意识较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马明奎(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生态本体:从解构到建构的神性联结――张泽忠中篇,<蜂巢界>的一种生态主义阐释》对张泽忠小说《蜂巢界》进行了文本分析,认为作者在试图建立生态叙事的核心命题本体性神性。李长中(阜阳师范学院教授)《“他们开始了自己的书写”——<风马>及其他》为提交的会议论文,但在交流中他阐述了自己当下的思考,即:以“跨的边界与越界”为话题,谈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界”的问题。少数民族书写文化既是为了在现代化过程中寻找出路,也是为了校正他者对本民族文化的误读——大群体对小群体产生的偏误。马绍英(青海民族大学教授)当代藏族作家的活佛转世叙事考察——以安多地区三位作家的三部小说为例》对安多藏区才旦、尕藏才旦与万玛才旦三位小说家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指出他们作品重要的叙事元素及不同的主旨、内涵。冯晓燕(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藏地空间叙事中藏族精神的多元呈现――龙仁青小说创作的特质和叙述方式》指出龙仁青的小说立足安多藏区空间进行叙事,其文本在多元化融合背景下对铁卜加草原自然风貌、民俗人情、牧族经验以及藏族宗教精神进行了“在地性”的书写。

  第三场讨论由魏永贵主持。曹萌、张剑钊(沈阳师范大学民研中心)《尹湛纳希对近代以来东北蒙古族作家的影响》指出尹湛纳希及其作品对近代以来东北蒙古族作家的影响:对草原和草原生活与人物的描写与热爱、对蒙古族英雄的崇敬与刻画、对蒙古族民族传统的传承弘扬。徐琴(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历史的记忆,灵魂的探求――评藏族作家次仁罗布的长篇小说<祭语风中>》首先对作品进行了简介,并指出次仁罗布的写作直抵灵魂的彼岸,作家小说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和技巧的探索,更是心灵的守望和灵魂的探求。叶立群(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论辽宁蒙古族作家创作的民族学价值――以尹湛纳希、玛拉沁夫、萨仁图娅为主要考察对象》认为辽宁蒙古族作家所营构的具有多重内涵的文本,内蕴着深刻的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而他们的创作,不但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还有着不可低估的民族学价值。祁晓冰(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帕蒂古丽的文化身份认同及其创作》认为作家所体验的由民族身份带来的困惑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作家的追寻之路即是其文化认同的过程,其寻根之路预示着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以及异文化对他文化的接纳,展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维吾尔现当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诗歌来看维吾尔族的祖国认同》指出祖国认同是在国家认同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的一种心理倾向和精神归属。维吾尔文学中爱国主义题材的优秀诗篇十分突出,抒发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黄蓉(湖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创伤体验与席慕蓉的族性书写》指出个人成长记忆、日常生活与历史文献中对蒙古民族的误解和偏见,不仅成为席慕容刻骨铭心的民族创伤体验,也赋予了她的族性书写与文化寻根更复杂的面貌。魏春春(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伫立在桑多河畔的沉默守望者――甘南诗人扎西才让诗论》指出扎西才让的作品采用感了兴——叙述——感怀的写作方式,其诗歌创作隐约彰显着甘南诗人群的写作姿态,即形塑文化甘南、想象甘南、原乡甘南的整体“对称”的希冀与实践。

  第四场讨论由陈思广主持。周锦国(大理大学文学院教授)《白族女诗人成因探析》指出大理白族地区从元代末年至清末民初的数百年间,有白族女诗人数十人,并有诗作传世,有诗集数部,是少数民族地区较有特色的文学现象,并指出其形成原因。任淑媛(宁夏大学教授)《西北偏北的城乡选择――近年来宁夏作家的小说创作述评》指出当下受关照的宁夏作家小说创作主要表现在创作题材的本土化上;同时对宁夏作家所存在的单一性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栗军(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青藏高原的文学地理世界——以次仁罗布、万玛才旦、格绒追美文学创作为例》选取了分别代表卫藏、安多、康巴三个地区次仁罗布、万玛才旦、格绒追美三位作家,通过细读和分析具体文学作品,梳理和解读了作家们所展示的青藏高原的文学地理世界。郭景华(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地理学视域中的新世纪湘西历史叙事――以<湘西秘史><巫师简史><铁血湘西>为例》着重阐述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中湘西历史书写的承继和新变,并将之置于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视域中初步衡定其价值和意义。李莉(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地域写作与文化表述——以少数民族乡土文学为中心》指出少数民族作家的乡土小说是充满审美想象的地域文化小说,它们不但弘扬了传统文化,传播了地域文化,而且能提高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审美感知。石丽芳(广西民族大学讲师)《待到风景都看透――小议严风华散文集<一座山,两个人>》指出《一座山,两个人》从民间立场怀乡村人事,并在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获得精神的宁静,但也不可避免的具有深重的避世思想。丁琪(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当代蒙古族小说:以游牧文化魅力彰显文学特色品质》阐述了当代蒙古族小说是民族意识与地域文化融合的结晶,在与异族、他文化的互动中,蒙古族文化逐渐扩展了自己的边界,形成了一种凝聚多元的独特性。曲圣琪(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扎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女性书写――论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少数民族文学叙事》通过考察采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女作家群,和汉族女作家笔下的少数民族叙事,来审视“女性主体意识”与民族话语资源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乔亚楠(中央民族大学的硕士生)《故乡森林的守望者、民族文学的狩猎人­——拓拔斯<最后的猎人>、乌热尔图<一个猎人的恳求>比较研究》阐述了拓拔斯、乌热尔图的写作特点。冉石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生)《小说集<长河>中的对立模式及其文化意义探析》提出了《长河》三种对立模式的实质是现代文明对乡土社会的冲击与浸染、女性意识对男权文化的反遮蔽与被遮蔽以及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嬗变。

  四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第一组分场讨论由大连民族大学的李晓峰教授主持。刘为钦(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的《韦勒克的民族文学观及其启示》从民族文学的视角审视了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专章《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中讨论的民族文学观问题,从三个方面系统地阐释了韦勒克民族文学观,同时指出要警惕民族文学的狭隘性,要清醒地意识到民族情绪既是推动人类进步的良药,也是制造社会动荡的毒瘤。黄晔博士(湖北工程学院)的《浅论<古谣谚>中辑录的少数民族文学类谣谚》探讨了清代学者杜文澜所辑《古谣谚》中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相关的22条谣谚的民族美学价值。李锋(中南民族大学)的《明天启刻本<田子寿诗集>价值考论》认为《田子寿诗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文本,同时为有关田九龄的文学交往和文学批评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关键性的材料。左洪涛(中南民族大学教授)《论青海河湟地区“花儿”的情爱书写》指出以恋爱为节点可以明显看出情感的强烈对称,尽管婚后生活所表露出来的爱情意识较弱,但仍不容忽视,其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与恋爱期“花儿”的差异真实还原了青海“花儿”的现实生活。吕东亮(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的《批评论争事件中的文学场——重审十七年文坛关于<达吉和她的父亲>的讨论》认为这场讨论保持了较为完整的“正常”面目,显示了文学场域中诸多元素的构成情况,同时也展现了所谓“正常”的限度,呈现了正常的文学场域的边界。王植(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生态批评史述》探讨了生态批评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的视角、特点、成就以及不足,认为我国与西方生态批评理论相比尚存较大的差距,对象和理论的关系结合得不够紧密,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批评理论。

  第二场分组讨论由西北民族大学的多洛肯教授主持,米彦青(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的《光宣诗坛的蒙古族创作与蒙汉诗学思潮》提出在西方经济与军事入侵加剧、朝政衰蔽的情势下,蒙、汉诗人共同对清廷昧于内外形势的批判以及这种批判与满蒙汉文人间多种形式的诗学交流共同建构了满蒙汉民族文化意识,也构成了光宣诗坛“觉世之诗”的主体。她认为在当下研究多民族融通下的古典诗学演进,跨越蒙汉文化语境的光宣诗坛诗潮研究,不仅是蒙汉文化间视点、立场的交融,更是主流文学学术领域和多民族文学创作领域如何解决文化问题的对话与交锋。吕双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的《清代壮族文人郑献甫的骈文批评及其文学史意义》认为郑献甫的骈文批评指向桐城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其骈文批评丰富了古代壮族文学宝库,在推动清代骈文学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涂鸿(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的《文化混血中的叙述焦虑与潜在话语——当代民族报告文学主体建构中的意识形态》认为报告文学的现实性、真实性使我们能更加直观少数民族作家主体精神建构,透视其主体意识形态的传达。马建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的《论藏族文论的艺术性与学理性》表示正是藏族诗性智慧和理性智慧交相辉映,才造就了藏族文学理论鲜明的特色——既有非逻辑的艺术性,又有科学实证的学理性。刘亚娟(广东财经大学讲师)的《检讨与反思:少数民族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背景、困境与问题》认为少数民族古代文论具有“跨形态性”,“汉族/少数民族”之二元对立逻辑的先在性制约造成了研究上的困惑,同时少数民族文学或文论研究中的划分、归类,都带有以“民族身份”硬性切割的问题。

  第三场分组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吴刚主持。龚举善(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现代生成与可能视界》强调“多民族文学史”不等于也无法替代“全民族文学史”,过度强求多民族文学史观不仅有可能造成中华文学史的功利化“拼盘”效果,更有可能陷入非唯物论风险。龙晓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送葬歌”的生死观与空间意识》认为送葬歌的空间意识在不同地区、民族有不同的阐释方式,不同的死后去往的“空间”的建构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与特点,又承载着仪式的转化与生命的生生不息。孙静(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的《论中国当代首批蒙古族作家的生成》指出中国初期少数民族作家生成不仅仅是国家培养的结果,他们的生成是个人条件、组织培养和发现、国家政策、翻译、评论、出版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翟崇光(暨南大学)的《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与宗教研究史述》指出民族文学理论与宗教关系研究呈现了从民族民间文学、民族作家文学到学者理论批评与宗教关系研究的嬗变,并在以往资料积累基础上逐渐走向纵深研究。徐寅(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以《藏族文学与文化生成关系探究》表示藏族文人心态是以宗教人生价值观为指导,缺乏强烈的仕进意识,具有一定出世观念,对自然、生命拥有独特关怀。黄明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论马笑泉小说的地域文化隐喻与民族精神书写》认为能够正视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没有刻意崇拜或诋毁,这是马笑泉及其小说的魅力所在。昂晋(云南大学文学院)在《<阿诗玛>传承现状调查研究——以石林县小圭山村为例》认为《阿诗玛》的传承现状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师徒传承关系出现断痕,二教学方式以唱一句学一句为主。王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今文化实践——以民族文化村的传统文化建构为例》认为在建构民族文化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时,建立完整完善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大数据库,利用信息交互技术提升文化事项的传播维度,跨地区联合开发,资源互补,共同构建强有力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并处理好文化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龙成松(大连理工大学)的《新出石刻所见唐代民族文资料述略》指出新出石刻史料极大拓展了唐代民族文学研究的史料范围,并将推动文学史书写观念和范式从单线条的汉族文学史向“中华文学”、“多民族文学”转变。

  第四场分组讨论由吕双伟主持。李小凤(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的《清代泰州回族学者俞楷生平及文学创作考述》将俞楷的交友范围划分为遗民文化圈、江南文人圈和宗教圈三部分,表示俞楷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清代泰州地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与穆斯林学者的自信。孙书敏(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的《蒙古族民间舞与“大”、“刚”、“悲”审美意识表达》解读了蒙古族民间舞蹈所体现出来的蒙古民族的“大”、“刚”、“悲”的美学特征。许峰(宁夏社会科学院)的《“回族文学”:知识的建构与文化反思》认为“回族文学”这一概念在争论的过程中涉及了到关于族属与题材选择的分歧,其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文学观念、民族记忆、文化认同、国家叙述等现代知识。

  最后,与会学者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界定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央民族大学钟进文教授认为少数民族作家写的作品属于少数民族文学,即使他们书写的不是本民族生活,但也属于民族文学。例如玛拉沁夫写的《非洲旅游日记》属于蒙古族文学,因为这是一个蒙古族作家眼中的非洲文化,它反映的应该是少数民族作家视野中的世界。吕双伟也认为,在处理古代少数民族作家的身份时,这种以族属界定的方法,其实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不然则很难判断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的范畴。

  

  “世界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少数民族文学的影视改编”共有四场讨论,27位学者发言。第一场讨论由罗庆春主持。汪立珍(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探讨了国内民族院校不同于主流比较文学学科的格局与我国民族院校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优势,对不同民族、语族、语系间的文学比较研究及学科设置提出了思考。孔占芳的(青海师范大学教授)的《万玛才旦电影主题探析》从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眸、对现代化的浸入直面剖析、对融入现代文明世界的愿景与引领三方面对万玛才旦的电影进行了主题探讨。马慧茹(北方民族大学教授)的《多媒介背景下回族文艺的传播特征》认为多媒介时代的回族文艺面对信息大潮的冲击,呈现出生产主体多元化、创作内容短平快、尝试对接资本市场、受众主体意识凸显等特征。张中旭(中央民族大学)的《论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生态叙事》论述了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生态叙事特色,同时指出少数民族动画的生态叙事尚不成熟,需要加大研究与评论力度。迪丽达尔·阿卜杜马那普(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的《中国—维吾尔文学与中亚地区文学关系的研究》认为从中亚翻译过来的丰富文学名著成为了当时人民的精神寄托,不仅为现代维吾尔文学体系形成提供了经验,也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薛育赟(西北民族大学)以《<罗摩衍那>传入中国傣族地区的时间路线研究》为题梳理了傣族地区与印度进行地域交流的可能情况,提出了一条被忽略的重要文化交流通道——川滇缅印通道。

  第二场分组讨论由黄南津主持。董秀团(云南大学教授)的《论印度佛教对白族民间故事的影响》佛教传播与大量梵僧故事的流传,以及对白族龙故事的形塑方面论述了印度佛教对白族民间故事产生影响。罗文敏(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的《基于统计分析的<格萨尔>与<伊利亚特>形态研究》认为《伊利亚特》更重视“叙事性”,而《格萨尔》更重视“抒情性”。李国德(包头师范学院副教授)的《可能世界叙事学视角下虚构世界特征研究——以<江格尔>为例》认为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是历史叙事和虚构叙事的典范,作品的虚构性突出,细节密度较大。余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的《丑丑<云上太阳>叙事策略研究》认为此影片的导演利用剪辑技巧和蒙太奇手法对片段的画面进行处理,使之构成完整的时空复合体,从而创造一种非连续的连续性。贾慧(河套学院讲师)的《电影<狼图腾>的美丑对照审视》从电影叙事与美学观照的角度切入,对电影<狼图腾>的美丑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三场发言由北方民族大学左宏阁教授主持。卡丽比努尔·吐尔逊(西北民族大学)《试论维吾尔民间故事<勇士秦铁木尔>中的“禁忌”因素》一文认为“禁忌”隐藏着丰富的文化现象和心理层面,《秦铁木尔》正是由于其自身所带的因禁忌而带有丰富的文化和心理层次。孙胜杰(哈尔滨学院讲师)的《文化·生命·救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的“羊”书写》认为对“寻羊”的叙写是对少数民族文学中文化冲突困境的探寻,对“向死而生”的羊的重复叙述是对少数民族生命信仰的呈现,对“放生羊”赞美和肯定,是对宗教的祈祷与救赎。王玉(新疆师范大学副教授)在《当代文学在新疆跨语际传播的意义、问题与出路》从新背景下对跨语际传播的再认识、当下跨语际传播与接受的现状与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目前困境的建议。罗燕萍(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以《宋代园林的诗学与诗史意义》探讨了宋代园林与宋代文学的关系她以园林空间及园居生活对宋诗的生成作用、园林审美体验与宋诗的诗学意义。肖太云博士(长江师范学院)的《土改书写的“动”与“静”:沈从文的“变”、“赎罪”与“不变”》认为涉及土改的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内蕴含了沈从文的情感律动、心灵轨迹,是他后半生人生的真正开启点,具有完成和开启的时间及生命意义。张兆芹(中央民族大学)的《苗族史诗》英译的程式分析》指出语词的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句式的排比和递进平行程式的英译为少数民族典籍翻译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和有效的借鉴。吴侠(广西民族大学)以《少数民族文学在当代的影视作品中的改编与出路——以<百鸟衣>》为例》认为少数民族文学改编当代影视剧的出路一是要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要减少不同文化背景受众观看时的“文化折扣”。陈莉(广东金融学院)的《他者视角下少数民族原始文化的命运――电影<青春祭>解读》认为现代文明围困下的原始文化出路在于:文化的多元对话、理解与共存。吕昕阳(中南民族大学)的《长诗<百鸟衣>影视改编得失初探》认为此影片成功在立意与时俱进、故事内容更加完善、故事情节更有逻辑、民俗事象得到增添,而缺憾体现在遗失壮族特色山歌、语言过于书面化与人物名字的粗糙上。贾馥瑞(西北民族大学)以《浅论藏族题材电影中的审美意象》从藏民族所生活的以雪域高原为背景的地域环境、以依生自然为目的的民族习俗及以藏传佛教为根基的精神信仰三方面入手对藏族题材电影中的审美意象进行分析。陆晓芹(广西民族大学教授)以《麽(Mo):壮族与东南亚相关民族历史关系研究的重要支点》认为“麽”(Mo)在壮族与东南亚相关民族传统宗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提出在历史文献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以不同民族的“麽”(Mo)为支点,有助于深入了解壮族与东南亚相关民族的历史文化关系,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相互理解与友好交往。阿曼古丽·衣明(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的《多种文学环境中20世纪维吾尔文学》梳理了20世纪维吾尔文学与俄罗斯文学、与汉文学的接触过程,结合维吾尔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成就展现了维吾尔文学在多边交流中的发展情况。

  第四场会议由湖南大学黄蓉副教授主持。马豪杰(西北民族大学)的《苦难叙事中的多维精神建构》一文论述了次仁罗布的小说创作特点,指出次仁罗布的苦难呈现指向了对存在的终极叩问,使小说超越了地域、民族、国界而具有了阐释的丰富意义和价值,在自然生命的维度上表达出天人合一的艺术追诉。金传胜博士(扬州大学)的《论阿来创作的身份书写》以阿来为具体个案从身份认同理论出发讨论了身份问题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安琪(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生)的《浅析新时期蒙古族作家非母语写作的现状及意义》从非母语写作对于作家、读者与批评家、社会的关联出发进行阐释,对蒙古族作家的非母语创作意义进行了较好的分析。钟会兰(云南大学硕士生)的《哈尼族创世史诗<十二奴局>的几种异文比较》通过对《十二奴局》不同异文进行的母题分析来阐释不同异文之间的联系。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秘书长吴晓东主持,汤晓青对此次大会进行了总结。她呼应朝戈金会长在所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发展愿景,指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民族文学研究开不出书单的问题。其次我们一直在呼吁重写民族文学史,我们能不能把56个民族的文学放在一起,写一部好的文学史?现在我们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各自为战,需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学文献学的工作。而这一问题当下面临的是其资料有口传的和古籍;有民族语的,有汉语的。再次现在少数民族的文献大部分是文学资料,但缺乏整理。学科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新资料的发现有关,如果我们在这方面有意识地加强和规范,很能解决问题。古代文学史有一些参考资料,少数民族文学史能不能也有配套的参考资料,也给学生阅读的文本。现在的文本十分分散,且语种多样。阅读的文本首先要本民族认同,其次别人要接受。现在我们的学科与其他学科对话很难,各说各话,没有展示的资料。

  我们现在民族的文献是有经典文献,但口头传播的还在流变,这种活态的文化如何与文献结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重搜集,轻整理是现存的一个普遍问题,保存和共享还没有做的很好。当下国家支持力度很大,研究环境很好,可以做出更多的成果,现在就是要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好研究。民族文学的前景非常好,她能为文学研究提供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年会大合影)

  本综述参考了年会各小组的会议记录,特此致谢!各小组记录人员名单如下:年会开幕式、大会发言、闭幕式:肖瑶(湖南大学硕士生)、阿娜尔(乔亚楠)(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第一组“少数民族文学与口头诗学”专题:冯倩瑶(湖南大学硕士生)、冉石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生);第二组“地域写作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专题:胡若楠(湖南大学硕士生)、和亚梅(北方民族大学硕士生);第三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专题:廖帅(湖南大学硕士生)、殷彤彤(石河子大学本科生);第四组“世界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少数民族文学的影视改编”专题:周圆圆(湖南大学硕士生)、和丹清(云南大学硕士生)。

     值班编辑:和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