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年会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高层论坛在石河子大学召开(附论文目录) 发布日期:2016-06-22   作者:吴晓东整理   点击数:2956  
点击看大图

  2016年6月18-20日,第三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年会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高层论坛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民俗学会、石河子大学、新疆天池管委会联合主办。有来自海峡两岸40所高校、科研单位近80名专家学者与会。
18日上午,举行会议开幕式。开幕式由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院长郑亮主持,石河子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文斌、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赵宗福、新疆天池管委会纪检书记黄广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钟宗宪致辞。
开幕式之后,会议进入主题发言阶段。苑利等7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发言题目如下: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非遗保护评估工作的三个标准
郑亮(石河子大学):诺鲁孜节节日数字化研究与展示应用
刘力坤(新疆天池管委会):天山天池西王母神话传说保护与传承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神话主义与“朝向当下”的神话学
吴新锋(石河子大学):秩序与心灵:神话主义与当代西王母神话研究
钟宗宪(台湾师范大学):神国所在——论《山海经》与《列子》构成的西方神话世界
那木吉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比较研究的学理基础

  18日下午以及19日上午,会议分三个小组进行讨论,小组分别为西王母神话专题、中国神话研究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题。发言论文目录如下:
 
张泽洪(四川大学):道教西王母神话与信仰研究
高莉芬(台湾政治大学):王母與神山:崑崙神話與漢畫西王母神聖空間
李牧(东南大学):《山海经》中的“五采”视界:论作为神话符号的颜色
丁曼(外交学院):从西王母题材的能乐看“佛”、“道”的东渐日本
李浥(西华师范大学):东汉时期四川地区西王母美术中的主题图像
赵李娜(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西王母“戴胜”再考——兼论“胜”之深层文化人类学蕴涵
刘宗迪(山东大学):昆仑的神话与历史
谢秀卉(台湾政治大学):「調馴鳥獸」與「綜聲鳥語」:「伯益」神話敘事探析
朱佳艺(北京大学):《山海经》中西王母的神话形象新探
唐均(西南交通大学):西王母为突厥乌迈女神说之检讨
王政(淮北师范大学):论元明戏曲中的西王母事象
田波:“西王母”与“昆仑三族”
黄景春(上海大学):泾川西王母神话新构及仪式重建
张丰乾(中山大学):经、史、子、集中的“西王母”考释
王鹏辉(四川大学):娘娘庙与山神庙:博格达山与天池山水文化的共生
李濯凡(外交学院):天照大神与西王母的神巫酋三重属性
容志毅(广西民族大学):西王母神话与玉及不死药和成仙信仰
牟学苑(石河子大学):性别、叙事视角下的西王母故事演变
张清文(太原师范学院):由两汉镜铭看西王母“宜子孙”功能
祝鹏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神话段子:神圣秩序的戏仿、消解与再确认
张多(北京师范大学):遮天大树:哈尼族宇宙树神话的仪式、节庆与神话主义
高健(云南大学):历史中的神话与神话中的历史——神话主义与民族史建构的研究
惠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林诺夫斯基信仰功能理论的内在矛盾
霍志刚(中央民族大学):城镇化语境下伏羲神话的重构
陳嘉琪(輔仁大學):論《路史》女媧歷史化的建構歷程
董秀团(云南大学):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女性意识及其传承价值
栗军(西藏民族大学):藏族神话批评中的症候式分析
杜鲜(云南大学):多重信仰维度下的云南大黑天神话变迁
周博(南宁市社会学科院):瑶族灵草与瑶族历史文化研究
郭恒(四川大学):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创世神话主题研究和中国神话特质研究探赜
黄璜(云南大学):从创世神话《牡帕密帕》看拉祜族的双性观
吴晓东(中国社科院):盘古名称源于羲和考
赵晨浩(西安艺术研究所):从神庙剧场演变看民间祭礼演剧及剧场发展的正统性规范
宋颖(中国社科院):石头:灵魂的居所——中国神话中的原型意象
王尧(中国社科院):神灵后裔的身份叙事:信仰资源的再分配
宋小飞(中国社科院):消费文化视域中的满族萨满教神话建筑研究
陈永香(楚雄师范学院):对彝族史诗《梅葛》中神话仪式化演述的调查研究
鲁国贵(楚雄师范学院):超越与轮回:彝族口承神话的死亡观念
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丝绸之路”(西北段)上民间英雄记忆研究
施立学(吉林省文联):从创世之初到大清发祥之始
塞黑迪·赛达合买提(石河子大学):维吾尔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阿勒瓦
斯特(yalmawuz)分析
唐海宏、蒲向明(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藏彝走廊“青蛙娶妻”型故事的情节生成和文化意义
徐德莉(重庆工商大学):抗战期间西南民族神话研究与社会变迁
董蔚(新疆大学):英雄史诗《江格尔》与《伊利亚特》伦理价值比较
唐璐璐(北京大学):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机制探讨——基于比利时布鲁日案例
洪映红(集美大学):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保护
王志清(重庆三峡):民间文学志的课堂演述与教学实践
张祖群(首都经贸大学):电影《大丑》的戏里人生:中国非遗(秦腔)何去何从?
宋晓东(石河子大学):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王晓葵(华东师范大学):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比较研究
黄适远(新疆艺术剧院):游牧文化表达:“马”在哈萨克族音乐舞蹈中的镜像考察
朱桂凤(黑龙江大学):哈尔滨老厨家藏品——灶神文化解析
沈一民、宋靖(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的“非遗”保护研究
剡蕾(石河子大学):“非遗”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探究
张盛展、刘洋(新疆师范大学):“互联网+”的多维模式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
刘立杰(石河子大学):新疆巴里坤湖神话传说的民俗学考察
薛洁(石河子大学):试析新疆锡伯族屯垦传说故事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木克代斯•哈斯木(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民间手工艺保护——维吾尔族摇床文化的民俗学解
曹立中(喀什大学):幸福和谐观视域下新疆诺鲁孜节的时代价值浅析
张梦雪(石河子大学):文化旅游视野中的新疆喀纳斯湖传说
杨银波(喀什大学):刀郎木卡姆名称刍议
侯梦莹(石河子大学):巴里坤汉族民间传说的基本特征及其非遗保护初探
吴新锋(石河子大学):民间文学志系列之一:新疆阜康西王母神话传说志
李钦曾(石河子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计划:哈萨克族毡绣布绣
王松(新疆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计划:新疆刺绣
王敏(新疆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计划:花毡
王晓葵(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计划

  19日上午,与会学者考察了由石河子大学、天池管委会联合主办的“2016年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计划石河子大学首届哈萨克毡绣布绣项目教学成果巡回展天山天池展”的展览,以及西王母宫。
  20日上午,阜康市第三届西王母文化论坛的西王母文化访谈活动在阜康市党校报告厅举行。由石河子大学副教授吴新锋首先做了主题发言,回顾多年来阜康市西王母神话的调查、研究、传承与保护的情况。之后,由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钟宗宪与石河子大学副教授吴新锋为主持,阜康市委副书记、天池管委会主任张军、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教授高莉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利慧、四川大学教授王鹏辉、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宋建文分别发言。张军介绍了新疆天池西王母神话的历史、保护与研究现状,高莉芬阐释了台湾母娘音乐文化节对西王母神话的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借鉴作用,王鹏辉介绍了博岳崇拜的历史并提出开发的价值,杨利慧阐释了遗产旅游对民间文学遗产保护的积极作用,宋建文对利用网络技术打造西王母文化旅游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