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 02月 2019年

徐兆寿、闫倩:关于国家理想的大说——由纪录片《一带一路》说开去 | 论文

2019-02-28作者:徐兆寿、闫倩

从艺术发展的道路来看,关于国家理想的大说始终是艺术表达的宏大主题。在纸媒时代,文学承载着这一功能,但在影视新媒体时代,文学被边缘化,纪录片便自然地接过了这个接力棒。纪录片《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人在全球化下的一次国家理想大说,其意愿非常明显,是一部值得评说的力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28日 02月 2019年

周翔:论巴代小说中的巫幻叙事与文化自觉 | 论文

2019-02-28作者:周翔

巴代是台湾原住民新生代重要作家,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巫术传统是其最为倚重的写作资源。浓厚的巫术幻想色彩成为巴代的创作区别于其他台湾原住民文学作品的独特风格,尤以长篇小说《斯卡罗人》《白鹿之爱》《巫旅》为代表。巴代小说的巫幻叙事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卑南族巫术操作原理成为巫幻叙事中巫术力量呈现的理论支撑。第二,巫幻叙事结合了神话、传说、部落口述历史以及日据时期的人类学记录等,“虚”与“实”相结合。这样的写作策略源自其深刻的民族文化自觉。巴代通过巫幻叙事这样一种族群经验的另类书写和表达方式,将族群的生活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观念转化为新的意义上的民族文化传统,并藉此重塑和凝聚起承载着族群共同记忆的文化认同。

28日 02月 2019年

苏永前:中国民间文艺学的问题钩沉与思想寻踪 ——评毛巧晖《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 书评

2019-02-28作者:苏永前

如果以1918年开始的北大歌谣运动为起点,中国民间文艺学伴随喧嚣的现代中国已走过百年历程——对于一门学科来说,这个时间应该不算太短。令人唏嘘的是,在当下的学科版图中,民间文艺学似乎很难摆脱边缘化的“冷门”位置。尤其伴随社会转型而带来的市场经济冲击,出版业出于对自身经济效益的考量,对著作的选择越来越苛刻。在此语境之下,一位青年学者的“冷门”学术著作若干年后能够再版,这个事件本身即昭示出某种信息: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已然经受住了时间的筛选与考验。毛巧晖《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正是这样一部学理与思想兼胜的专著。早在2010年3月,此书即被纳入华东师范大学“985”社科规划《汉语与中国文化国际推广》子项目“文艺民俗学文库”,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2018年10月,该书又由国内民俗学出版重镇学苑出版社再版。全书共分五章,系统考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时间跨越“十七年”与“新时期”两个主要阶段,无论资料的爬梳或是立论的审慎,均体现出精深的专业素养与严谨的治学风范。

27日 01月 2019年

郑土有 | 互荣共生:西和七夕习俗与乞巧歌关系探微 | 论文

2019-01-27作者:郑土有

甘肃省西和县的七夕乞巧活动至今保留完整,呈现祭、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形态。祭祀是活动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唱歌、舞蹈则是仪式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乞巧歌因乞巧习俗得以传承,乞巧习俗的功能通过乞巧歌而实现。“唱巧”激发了少女们的演唱潜力,培育了民歌传承群体,形成了良好的传承人养成机制。

27日 01月 2019年

廖元新、万建中||“官学”话语下的20世纪少数民族歌谣研究|论文

2019-01-27作者:廖元新,万建中

20世纪以来,长期不受重视的少数民族歌谣,突然进入了官方和学者的视野。官方话语与学术话语间彼此勾连、相互影响,国家行为时而以“前话语”的形式,构成学术研究的社会语境;时而以强大的行政控制力,直插学术研究之中,以“典型话语”的形式,成为学术研究的主题。回顾这段百年学术史,既是对曾经工作的反思,亦能促进对未来研究的思考。

27日 01月 2019年

李小刚: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地方性知识建构研究 | 论文

2019-01-27作者:李小刚

地方性知识建构是民族文学作为乡土文学的必然选择,地方性知识建构对于民族文化知识传承、民族文学的独特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无论社会环境如何改变,民族文学中地方性知识建构的必要性都毋庸置疑,只是对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民族文学创作,有关地方性知识建构需要明确原则、创新思维。这是有关民族文学中地方性知识建构应该具备的基本认识。

27日 01月 2019年

邱婧:民族抒写、日常生活与“命运共同体”——2018年《民族文学》诗歌综述 | 论文

2019-01-27作者:邱婧

本文以2018年《民族文学》刊发诗歌为例,围绕近年来少数民族诗歌发展的多样性展开讨论。为了更加清晰地呈现下文的综述,我将本年度的少数民族诗歌发展归纳为“三类转向”和“一种探索”:所谓三类转向,是从本民族向“多民族”的转向、从集体经验到“日常生活”的转向、从“想象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转向;而一种探索,恰恰是诗人对重返“历史”的多样性的探索。接下来,藉由这四个维度开展对本年度《民族文学》诗歌创作的观察。

25日 01月 2019年

彭超:原乡依恋与现代性认同——当代藏族女性散文的“故乡”书写|论文

2019-01-25作者:彭超

当代藏族女性散文的故乡书写,一方面富有浪漫的诗意之美,另一方面又有厚重的历史沧桑与切实的现实关怀。生态美学视野中的藏地故乡,是一首桃园牧歌。宗教情怀下的藏地故乡,既轻盈空灵又沧桑厚重,具有深广宏阔之美。藏地故乡书写显示出历史转型期间当代中国文化寻求定位的矛盾困惑。现代性进程带来生态危机、人文危机,这与原乡宁静和谐之美形成冲突。这导致对历史的回溯重构与现实批判成为藏地故乡书写的两大主题,显示出原乡依恋与现实文明的冲突。

25日 01月 2019年

徐美恒:性别文化视域下的原型传承:藏族当代诗歌的父亲与母亲形象|论文

2019-01-25作者:徐美恒

20世纪80年代以来,藏族当代诗歌在逐渐深化的民族身份确认创作思潮背景下,显示出日益鲜明的民族文化品质,不仅以特有的意象丰富了中华诗坛,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再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性别文化的角度观察,藏族当代诗歌中大量存在的父亲、母亲意象,是在古老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展现,诗作中对父亲形象的无意识精神偶像指认背后带有明显的“猕猴崇拜”原型传承,在父亲形象和母亲形象对举的诗篇中,以父为主和以母为次的关系呈现也折射出“猕猴和罗刹女”神话的原型影响。藏族诗人对乡土观念和家园意识的坚守,彰显了宝贵的田园诗意价值,是对人类原初的温情的守护。

25日 01月 2019年

 德吉草:古典名著《莲苑歌舞》对藏族当代文学的启示|论文

2019-01-25作者:德吉草

《莲苑歌舞》是19世纪康区著名学者巴珠·乌坚吉美曲吉旺布的一部寓言体作品,这部寓言体名著的象征艺术,展示了生命难以逾越的生存苦难与精神困惑。在强调寻求精神超越的文化品格中,寄寓了作者深切的生命关爱情怀与生存终极思索。重读经典,重新领略藏族文学艺术中的生命关爱内核,伸展和拓延经典文本中荡漾的精神性与情感,可以启发我们对当代文学艺术的多元化思考。

19日 01月 2019年

梅卓研究小辑贺仲明、李伟:民族身分的自觉与地域诗性的探寻——梅卓小说论|论文

2019-01-19作者:贺仲明、李伟

梅卓小说通过对民族历史和族裔文化的追溯、民族品格的揭示和反思,以及对民族文化现实处境的关注,表现出民族自觉意识,并以自然景物、人情风俗、语言的描写和叙述视角的嬗变,对民族生活和文化进行诗意化的呈现。梅卓小说对民族身分和民族文化表现的这种独特性,源于她深厚的民族情感,同时也客观和理性地表现了藏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诉求。

19日 01月 2019年

胡永近:中国当代藏族女性文学中的生态女性意蕴解读——以梅卓的《太阳部落》为例|论文

2019-01-19作者:胡永近

《太阳部落》是藏族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结合文本,分析在男权制语境下自然与女性、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发现自然和女性面临相似的境遇,即处于被奴役和被歧视的地位,并由此来管窥藏族当代女性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小说旨在从根源上消除男权制下的“自然歧视”和“女性歧视”,为构建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双重和谐提供精神与文化层面的支持。

19日 01月 2019年

吴哲:文学地理学视域中的梅卓长篇小说《太阳部落》|论文

2019-01-19作者:吴哲

藏族小说家梅卓的长篇小说《太阳部落》立足于想象的地理空间伊扎,呈现了青海藏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图景。从文学地理学的视域观之,《太阳部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与独特的地理基因、地理叙事及地理意象,蕴含着高原藏区丰厚的地域文化内蕴与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

16日 01月 2019年

“源”与“流”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平台聚合

2019-01-16作者:吴鹏毅

 2018年7月至9月,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侗戏编剧人才培养》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在沐浴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代背景下侗戏艺术“源”与“流”的又一次平台聚合——以人才培养项目为载体,反哺侗民族地区广……

04日 01月 2019年

罗瑛:视觉描述与族群边界:历史书写中的景颇族认同考察|论文

2019-01-04作者:罗瑛

文献叙事中的文化表述与认同书写,是探索族群边界形成的重要途径。历史文献中对景颇族祖先外形、服饰、装饰、习俗和名称等的视觉描述,展现出了汉族视角之下的景颇族形象,而视觉形象上的差异判定本身即是边界的存在。从唐代至民国,景颇族主体表述缺失,被他者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归属意识,都依赖汉族知识分子的表述。作为他者的汉族,用内群价值观念和文化规则来塑造景颇族的族群形象,这些被持续认同和书写的刻板形象,帮助文化书写者确立了传统中国的中心与正统世界观。

04日 01月 2019年

徐俊六:景颇族史诗“目瑙斋瓦”研究述评|论文

2019-01-04作者:徐俊六

“目瑙斋瓦”是景颇族民间文学经典,也是民族艺术经典,是景颇族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景颇族传统文化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族群认同与宗教信仰认同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目瑙斋瓦”的研究成果特别少,仅有一部著作与少量的单篇论文,均是从某个角度或是某个局部对“目瑙斋瓦”进行单向研究,迄今为止对“目瑙斋瓦”的研究尚无形成综合研究与整体研究态势,更无具体明晰的研究方法。因此,“目瑙斋瓦”留下较多的研究空间,亟待学者们的探寻与挖掘。

28日 12月 2018年

毛巧晖||《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修订版)》|书评

2018-12-28作者:毛巧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文艺学充满学科危机论与困境说,学科队伍及其生存空间萎缩,文学角度的学术性关注在降低,民间文学成为多学科公共研究的资源,正在走向人文学科的边缘,学科边界也在消解。为了应对民间文艺学学科合法性的危机,需要对20世纪下半叶民间文艺学学术史、思想史进行全面梳理,发现其产生危机的症结与根源,解决或至少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时完善20世纪民间文艺学学术史的研究,补充建国后民间文学研究之缺乏和不足。 基于上述选题和立意,本书采用历史描述和逻辑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辅以实地访谈与个案研究;以基本问题为视点,对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进行思索与考量。具体来说,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五章。前四章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将20世纪下半叶民间文艺学史分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分别提炼出民间文艺学的基本问题,陈述其现象,并分析代表学人的主要思想,解析产生这些基本问题及其思想的根本原因。第五章总括全书,得出形成整个下半叶基本问题及其思想脉络的动力机制。

28日 12月 2018年

毛巧晖 | 民间文学:在政治与文艺之间多面向重构 | 论文

2018-12-28作者:毛巧晖

20世纪10年代从西方引进科学意义的民间文学研究,到目前已有百余年历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项目“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理论建构(1949-1966)”(项目编号为13CZW090)指出,在民间文学学术发展历程中,1949-1966年极为特殊。这一时期民间文学的学术研究蓬勃发展,但长期以来学者较少关注。事实上,民间文学围绕国家话语而建构的理论体系,影响着当下民间文艺学的理论思路与实践发展。

28日 12月 2018年

郑土有||互荣共生:西和七夕习俗与乞巧歌关系探微|论文

2018-12-28作者:郑土有

甘肃省西和县的七夕乞巧活动至今保留完整,呈现祭、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形态。祭祀是活动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唱歌、舞蹈则是仪式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乞巧歌因乞巧习俗得以传承,乞巧习俗的功能通过乞巧歌而实现。“唱巧”激发了少女们的演唱潜力,培育了民歌传承群体,形成了良好的传承人养成机制。

28日 12月 2018年

廖元新、万建中||“官学”话语下的20世纪少数民族歌谣研究|论文

2018-12-28作者:廖元新

摘 要:20世纪以来,长期不受重视的少数民族歌谣,突然进入了官方和学者的视野。官方话语与学术话语间彼此勾连、相互影响,国家行为时而以“前话语”的形式,构成学术研究的社会语境;时而以强大的行政控制力,直插学术研究之中,以“典型话语”的形式,成为学术研究的主题。回顾这段百年学术史,既是对曾经工作的反思,亦能促进对未来研究的思考。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