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日 04月 2019年

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论文

2019-04-01作者:陈建宪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但目前的保护实践却存在诸多问题,如任其自生自灭、人为性的毁坏、破坏性的开发和无知的滥用等等。在学理层面,也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其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战略性的文化资源,究竟怎样才能整合入中国现代文化体系之中并发挥独特功能?下面就从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的角度,对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01日 04月 2019年

陈建宪:论神话时空观 | 论文

2019-04-01作者:陈建宪

向死而生是人类永恒的焦虑。世界各族神话中,神话时空观是人类征服死亡的终极精神武器。神话时空观的内涵是循环时间观和多维空间观。循环时间观主要表现为太阳运行神话和季节更替神话。多维空间观主要表现为天堂地狱神话、大地之脐神话和绝地天通神话。神话时空观帮助古代族群建构了世界模型和信仰基础,安排了顺天应时的生活节律,成为个人生命历程的指南。今天,这种古老智慧不仅与当代物理科学暗合,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仍有规范社会伦理、克服死亡恐惧等实用功能。

28日 03月 2019年

张郁佳: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贵州苗族史诗《仰阿莎》中概念隐喻研究 | 论文

2019-03-28作者:张郁佳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现象。作者借助于概念隐喻理论,以贵州苗族史诗《仰阿莎》为目标文本,识别其中的隐喻表达式,定量和定性地剖析各隐喻表达中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特点,探究贵州苗族先民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社会经验和文化习俗。作为在贵州苗族地区广泛传唱的史诗,发现在《仰阿莎》中,结合苗族先民生活环境和民族文化体验,产生了独特的隐喻认知现象及语言表达。尽管《仰阿莎》被广泛看作是苗族民间爱情叙事史诗,但通过隐喻理论的视角,也极大地反映了朴实的苗族先民对自然界的原始认知,通过大胆的想象,借助隐喻投射作用把自然现象与人类世界紧密联系了起来。

28日 03月 2019年

林安宁:《密洛陀古歌》和《古事记》神话比较 | 论文

2019-03-28作者:林安宁

:《密洛陀古歌》和《古事记》以严密的神谱结构组成了民族的神话知识,两者还有一个隐性的共同点,即它们都已吸收了人为宗教的特点,以三界神灵的谱系特点构建神话谱系。密洛陀的神灵个性,几乎与今天造神的美学观念相接轨,伊邪那美命则保留了较古朴的神话观。文章基于“世界比较”的视角,非为追求神话思维的一致性,而是要呈现神话内容的差异性以及神话知识(神谱)建构的某种相似机制。神话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直处在自我调适之中的、运动着的概念。

28日 03月 2019年

彝族史诗的诗学研究——以《梅葛》《查姆》为中心 | 新书推荐

2019-03-28作者:陈永香

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成果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对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查姆》的传承人、流传区域的民俗宗教文化的现状做了深入全面的调查,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广泛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梅葛》《查姆》的文本研究放到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结合活态的文化生态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研究的创新点来源于从详实的调查材料与文献资料及已有理论的印证中发现彝族史诗的独特性,如通过调查发现,彝族创世史诗的口头传统是建立在彝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具有娱神和祖先崇拜的核心目的,使其演述人及演述场域具有神圣性和仪式化的特征。彝族史诗的活态性就在于它伴随着彝族民众的生老病死,塑造了他们的民族精神,成为其文化的百科全书,民族文化认同的根谱。

19日 03月 2019年

意娜|| 新时代民族文学理论建设的五重进路

2019-03-19作者:意娜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取得长足发展,但不仅缺高峰,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甚至尚未跨进高原。在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努力中,少数民族古代文艺理论、多民族文学史观、口头传统理论是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焦点。理论建设之路颇多起伏,学科设置局限、自身定位不明,学理性思考不足,导致文学批评数量虽多,质量却不理想,未能够跳出历史、社会背景和文化文学语境几个维度的文学阐释,在学科越界扩容与转向的新环境下,少数民族文艺理论建构需要解决新问题,面对新机遇,迎接新发展,我将其总结为新时期民族文学理论建设的五重进路。

18日 03月 2019年

杨彬、黄静:政治叙事中的少数民族风情展示——论十七年少数民族小说的叙事策略

2019-03-18作者:杨彬、黄静

十七年少数民族小说合着当代文学的发展步伐, 在积极融入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叙事中, 采取少数民族地理空间设置、少数民族自然风光描写、少数民族风情风俗展示等叙事的策略, 突出少数民族特色,为当代文学增添了少数民族小说这一独特的文学门类 。

18日 03月 2019年

魏春春:生态隐忧与诗性关怀——阿来《山珍三部》评述 | 论文

2019-03-18作者:魏春春

阿来的生态关怀在早年的文学创作中已见端倪,近来创作的《山珍三部》以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为切入点,通过儿童、乡老和知识分子的现实生存境况折射消费文化语境中高原自然生态的窘局,并将视角延伸到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考察,体现出浓重的生态隐忧和鲜明的诗性关怀。

18日 03月 2019年

李长中、王飒: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文本转向”:基于本土批评谱系的考察 | 论文

2019-03-18作者:李长中、王飒

任何批评话语只能作用于特定时期的特定批评对象,批评话语与特定批评对象由此构成话语旅行与意指实践间的张力。作为地方性知识叙述的少数民族文学与既有批评理论间存在着观念逻辑与技术方法的抵牾,是他者批评话语难以充分描述与解释的。批评者在奉他者话语为圭臬或以固有“期待视域”面向少数民族文学言说时,很可能会遭遇阐释的“不接地”或“不及物”问题。对文本予以“基本内容意义及民族的精神”与“适合的表现形式”相结合的“充分阅读”,重建批评“转向少数民族文学文本现场”与“转向少数民族文学生活现场”的“文本转向”,是超越既有"观念性论述”,达至“接地/及物”批评的完整表述。

18日 03月 2019年

意娜:马克思主义少数民族文艺学的新发展 | 论文

2019-03-18作者:意娜

中国少数民族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是沿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道路,根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语言文学的特征进一步本土化的结果。它既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密不可分,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马克思主义对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的加强和提升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较为完整和到位的梳理,其中就包括这样一个方面:立足于民族立场但又能超越特定民族的局限,试图在观察特定民族传统时随时保持更为开阔的国际性视野,同时引入更为客观的比较尺度和更符合科学工作原则的方法。从另一方面说,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简单的狭义民间文学加作家文学,要在更为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上整体性地考察少数民族的文艺活动过程和成果。少数民族语言(思维)对民族文学形式的塑造、文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不可回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与少数民族文艺理论建设同步发展,都是中国少数民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鲜明特色。进入新时期,我们需要更为接地气地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总结规律,以期少走弯路,开创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的新局面。

14日 03月 2019年

巴莫曲布嫫等:口头传统专业元数据标准定制:边界作业与数字共同体|论文

2019-03-14作者:巴莫曲布嫫

立足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的工作实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多年来的田野研究实践与操作经验为依据,讨论利用信息和传播技术保护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口头传统研究数字化建档,以及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的多种可能性及其途径;进而围绕“边界作业”理念和“数字共同体”观念,探讨构筑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传承人和实践者)以及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多重主体协同行动的功能性互补机制,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14日 03月 2019年

刘惠萍:世俗化的神圣叙事———“日中有鸡”神话传说探析|论文

2019-03-14作者:刘惠萍

大概自唐宋以来,在一些文人的诗词歌咏中开始出现“日里金鸡叫”的说法。此外,在一些唐宋以后的寺观或墓室壁画中,也开始将太阳中的“金乌”或“三足乌”绘成“金鸡”或“三足鸡”。自宋代以后,更有不少学者以阴阳之说或十二生肖的“卯兔”与“酉鸡”的影像或投影……等说法来解释日中的“鸡”。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等相关材料进行分析,以为日中有“鸡”之说的出现,应是受到中国流传久远的“日中有乌”之说的影响。而日中有“乌”之说,实与早期原始初民以乌鸟的“暮去晨来”来解释太阳的“朝出夕落”之现象的一种“神圣叙事”。然而,相关说法流传到了后世,一方面或由于“乌”与“鸡”的形象相近,在相关图像的传衍过程中,本即容易相混;另一方面则可能也与“日中有乌”之说的神圣性逐渐消失,人们遂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鸡”来取代日中之“乌”,而使得“金鸡”成为新的太阳神禽。

14日 03月 2019年

李牧:论《山海经》的色彩系统|论文

2019-03-14作者:李牧

历代学者在讨论《山海经》及“山海经图”时,鲜有留意经中所提及的,与图像密切相关的艺术符号性表征—色彩。在《山海经》文本中被广泛记述的色彩,因其状貌写形的功能,不仅是理解文意的关键,同时,依据“文图关系”的预设,也是探究“山海经图”的要素。《山海经》中的色彩描写,以及各色之间的关系表明,文字叙述具有鲜明的建构性和时代过渡性特征。这些特征也应在已佚“山海经图”中有所体现。另外,《山海经》色彩描述的一致性也说明了古人将《山志》与《海经》相合之深意。

06日 03月 2019年

李菁:中国文学的宁夏现象|论文

2019-03-06作者:李菁

 201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进一步繁荣宁夏文学事业,加强宁夏与全国文学的交流,12月20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作协创研部、宁夏文联承办的“中国文学的宁夏现象”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永清出席会议并讲话。20多位专家、评论家、宁夏作家参加此次活动。会议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主持。

06日 03月 2019年

涂鸿:“法规”之外的艺术突围——中国当代民族作家现代主义书写的语言范式|论文

2019-03-06作者:涂鸿

中国当代民族作家尤其是年青的一代,在语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试验,他们反对把语言当作简单的认知工具,对他们而言,语言首先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和权力,词语首先必须以神话的方式被设想为一种实体性的存在和力量,而后才能被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工具, -种心智的求知原则,一种精神实在的建构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这样语言就获得了-种本体论的意义,语言成了使存在向人们呈现的方式。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的现代主义文学创作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对语言进行多方面的实验与突破,不仅促进了中国汉语言的发展与完善,使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汉语言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而且更新了中国民族文学写作的思维方式,塑造了一种创造、创新性的思维模式。

06日 03月 2019年

苏涛:被点亮的魂魄|评论

2019-03-06作者:苏涛

李进祥总有办法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话语将一种传统与时新、消亡与蓬勃、虚妄与真实并置在一起。在他犀利的洞察中,所谓现代文明的发展或社会历史的进步总是布满褶皱和裂纹,这尤其表现在他的长篇小说中,无论是《孤独成双》还是《拯救者》无不如此,而新作《亚尔玛尼》的问世则将李进祥的文学创作推向了另一个高度。值得注意的是,对这部长篇小说进行叙述的同时,他的诸多作品似乎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各自的“影子”。可以说,这部长篇是李进祥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它在串联起作家之前创作的同时,极大地扩展了写作的疆域,并通过对六指这一人物的爱与悲悯传达了一名有良知的作家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他将自己充满痛感的凝望以及丰沛的愁绪都收容到那个凋敝的亚尔玛尼;某种程度上而言,《亚尔玛尼》的写作是李进祥文学情感的一次释放,同时也是一次对自己身心的“苛难”,他从文学写作的“浅水区”游向“深水区”,绘制出一幅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的心灵流徙图,完成了对巨大的社会变迁中人的灵魂何处安放的追问与省思。

06日 03月 2019年

朝戈金:口头诗学|关键词

2019-03-06作者:朝戈金

基于程式、主题和其他工具概念等,讨论了荷马史诗中序诗、伏笔、倒叙、环形叙事等生发自口头叙事法则的现象,关注口头演述、诗人与受众心智活动以及语境力量等话题。

06日 03月 2019年

朱刚: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滥觞——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为例|论文

2019-03-06作者:朱刚

在全球化的时代,学术交流已成为学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以哈佛燕京学社与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学术史关联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具体研究机构、特定研究人员访学的经历,一方面可以增进对于哈佛燕京学社的认识,为学科发展和思想史研究提供相关素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廓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为学科的知识生产与中国人文学术的整体推进积累经验。

06日 03月 2019年

郭翠潇: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研究生学位教育领域的应用 (2000-2017) ——基于13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论文

2019-03-06作者:郭翠潇

文章以13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论文数量年度变化、学科专业分布、院校分布、师承关系、研究对象的类型、所涉及的民族、分布地域等统计分析,主要用量化和可视化方法呈现了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研究生学位教育领域的传播与应用状况,并分析了现象背后的原因及研究发展走势。

28日 02月 2019年

郑亮、毕瑞:转场中的“在场”:李娟“非虚构”写作中民俗文化的呈现——以《羊道》系列散文为例 | 论文

2019-02-28作者:郑亮、毕瑞

新疆散文作家李娟以“非虚构”的姿态呈现出哈萨克族牧民的转场活动,不仅完成了对该地区民俗文化的呈现,也在直面社会民生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反思和追问,表达了自身对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将何去何从的焦虑和责任感。可以说,这种“非虚构”视角下的基于“田野调查”的在场性写作,在作品《羊道》系列散文中反映得最为明显。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