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 06月 2019年

杨兰,刘洋:记忆与认同: 苗族史诗《亚鲁王》历史记忆功能研究 | 论文

2019-06-15作者: 杨兰,刘洋

记忆的历史事件是历史,历史事件的记忆亦是历史。作为个体记忆的整合表达,东郎记忆的重叠和补益构筑了完整的苗族史诗《亚鲁王》。文章爬梳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研究脉络,以听觉记忆、形象记忆及概念记忆榫合的个体记忆,联想记忆、实践记忆和交互记忆榫合的集体记忆探寻《亚鲁王》及其象征符号,强调《亚鲁王》中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是共生关系,其承载的绝不仅是展演场域中的仪式和文本,亦是文化持有人对历史的共同建构,认为仪式内蕴的原生性和多重视域建构的历史记忆实现了自我认同的强化、族群认同的凝聚和国家认同的升华,由此实现了自我认同、族群认同及国家认同的行动逻辑。

07日 06月 2019年

高春民:论当代动物书写的生态批判与理想建构——贾平凹、叶广芩、红柯的作品为中心| 论文

2019-06-07作者:高春民

在当下生态文学创作领域中动物小说是一个当仁不让的重要主题。当代动物小说有着丰富的文学文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对欲望主义的反思及人与动物和谐共生审美关系的建构是其书写的主要旨归。生态伦理学认为,人与自然万物之间不是冷冰冰的“我与他”的主客关系,而是交互性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人类与非人类这两个自然界的主体,只有通过理解与同情,对话与交流而非对立与对抗的方式,才能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实现人类“诗意栖居”的审美理想。

07日 06月 2019年

李翠芳:边地期刊与少数民族文学的生产| 论文

2019-06-07作者:李翠芳

新时期以来,大批具有民族风情的边地期刊纷纷创刊或复刊,由此一直被遮蔽的边缘文化获得了自我表述的空间,并重塑了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身份。而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消费主义文化的迅速泛滥,边地文学期刊都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探索和转型。事实上,边地文学期刊在体制化和市场化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困境归因于少数民族文学书写和民族文化发展在延续性和潜力上的局限。

07日 06月 2019年

王植:思想与创作的转折——论沈从文对《长河》的修改| 论文

2019-06-07作者:王植

《长河》从初版本到现行全集版本之间的修改,仅有的研究也只集中于如何删节的部分,而对沈从文在作品的润饰、增补性重写方面投注的心力忽视不见。本文通过对初版本和全集版本的对比分析,认为沈从文正是在这些増补性重写中,更动了小说的情感与思想内核,呈现出一种类似鲁迅在《破恶声论》中所言的“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思考,既多方面深化了他对中国现代性之路的反思,也开启了他其后贯穿整个四十年代的新的创作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转折意义。

07日 06月 2019年

林琳: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族裔的文化身份认同——以回族为中心|论文

2019-06-07作者:林琳

文化身份认同,一直都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回族的文化认同也不例外,它既有历时维度中被建构的过程,也有共时空间里意义明确的实体。回溯近百年的回族族群文化发展史,不难发现回族的文化认同作为一个嬗变中的复合体,不仅与主流族群拥有相似的历史经验,并且这种经验能为研究者提供在真实语境背后,一个稳定不变的指涉和意义框架。

04日 06月 2019年

孙宁:民族文学中典型“意象”的整体透析|论文

2019-06-04作者:孙宁

文学意象是文学诗论的核心概念,常指创作主体以外在实物承载创作主体内在抽象情感的艺术技巧,中国古代诗词意象中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意象折射成为文学意象创造的典范,少数民族文学意象的创设是社会文化习俗支配下的泛文学艺术手法,换言之,民族文学意象存在不单单是文学概念的解析,而是少数民族群体性社会文化习俗在文学形态中的反映。追溯民族文学“意象”的社会源头是挖掘民族文学作品文化艺术和文学价值的必然选择。

04日 06月 2019年

马明奎:少数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论文

2019-06-04作者:马明奎

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书写最大的差异在于其文学意象所凝结的文化心理特质,其深刻的巫性体验和母语思维方式与汉族不同,体现于叙事就是其文学意象特有的喻指性、辐射性、涵化性和变现性,它深刻地影响着少数民族文学的叙事观点、价值趣向、人格方式以及叙述模式。本文拟由意象分析入手,就少数民族文学意象与题材的叙述性关系作一点深度研究。

04日 06月 2019年

吴晓东: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与夸父逐日:闰月补天的神话呈现|论文

2019-06-04作者:吴晓东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与夸父逐日三则神话具有共同的历法来源。单纯采用阳历或阴历都有不足之处,古人便将两种历法合起来构成阴阳合历,即农历。农历要用闰月的方法来补齐阴历少于阳历的天数,这便是补天。补天数讹误为补苍天,演化出女娲补天神话。补天也叫正日,即修正日子,由于同音讹误为“征日”。“征”具有“征伐”与“远行”两种含义,“征日”又演化出后羿射日与夸父逐日两个神话。神话主角“娲”“羿”“夸”具有共同的语源,都是从日月拟人化演变出的制历之人。这三则神话都保留有浓厚的历法元素,与补天、正日历法行为相呼应。

04日 06月 2019年

李长中: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本土化、经验中国与实践效应|论文

2019-06-04作者:李长中

当前,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在推动其现代转型与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的同时,在批评实践效应方面尚有深化之处。近年来,本土化问题因与民族身份、中国方案、中国经验等问题相关而渐成颇为活跃的价值论概念,并成为中国故事讲述能力与中国价值再诠释的隐喻,西方话语焦虑又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本土化问题探讨的情绪化倾向,导致对西方话语的批判成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最为显豁的叙事症候。如何构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中国经验,需要对西方话语的理性审视,更需要在民族文学创作基础上展开对本土批评实践的客观辨析。

04日 06月 2019年

李骞:论诗歌审美艺术的结构层面|论文

2019-06-04作者:李骞

    诗歌的艺术张力和诗歌语言艺术的内在凝聚性,是诗歌结构形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从诗歌与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区别来探析诗歌的审美特性,就可以明确地看到,诗歌的审美空间,比一切造型艺术都要宽阔。造……

27日 05月 2019年

刘亚虎:中国“姓”“种”“精”“魂”话语体系与族源神话 | 论文

2019-05-27作者:刘亚虎

英国商人18世纪发现北美奥吉布瓦人“图腾”崇拜,中国古籍公元前后已记载相似的现象、独特的称呼、具体的形式,以及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阐释,形成了一整套能够自圆其说的说解体系,可供研究与动植物相关的族源或族群始祖神话时参照。

27日 05月 2019年

汪立珍:口头传统与族源研究探析 | 论文

2019-05-27作者:汪立珍

口头传统是人类珍贵的传统文化,从远古至今,口头讲述从未停止,从宇宙起源、民族迁徙到英雄征战、风物传说,口头讲述从未间断,从祭祀天地祖先到婚姻丧葬人生仪式,口头叙事仍在继续。口头传统是贯穿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蕴含着民族起源等重要文化信息的密码。在我国有关族源研究的学科体系里,神话、传说、史诗等口头传统几乎都被边缘化。其实有关民族起源等重大问题的历史信息在人类起源神话、族源传说等口头传统中存留大量重要线索。对于我国民族学、历史学界长期以来悬而未解的族源问题研究,从口头传统的角度深入挖掘将有利于获得全新的认识,进一步揭示该问题的本质。

27日 05月 2019年

李斯颖:神话与历史之间:“来自勐恬”的泰-佬民族族源神话 | 论文

2019-05-27作者:李斯颖

在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泰-佬民族之中,广泛传承着“来自勐恬”的族源神话。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又各有特色。有的与坤布隆有关,有的和西双诸泰有关。对于“勐恬”的记忆既有着历史的依据与空间上的物质基础,又是族群对于文化记忆空间的建构、文化认同的结晶。“来自勐恬”的叙述是泰-佬民族的“神话历史”,依然在生活中发挥着诸多功能。

27日 05月 2019年

邹赞、阳玉平:从文化理论到田野民族志实践|论文

2019-05-27作者:邹赞

“文化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因此对英国文化主义的思考,既是为了有助于从学术史梳理层面厘清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系,尤其是文化研究对于媒体文化时代文学批评生态的影响,也是为了回应当下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为何”、“如何”并“向何处去”等现实问题。如果要追溯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史,就应当避免将西方文化研究理论当作元话语,而是应当立足本土视野,从中国现当代思想史、文化史的丰厚土壤中展开理论探索与社会实践。访谈还关注文化研究的本土实践,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析田野民族志实践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新疆兵团军垦第一代口述史”为经典个案,阐明口述史的理论、方法及其与文化研究的结合点,指出兵团文化发展应当与时俱进,自觉适应新媒体新技术的更新,积极发掘屯垦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卓有特色的红色文化创意产业链条。

27日 05月 2019年

林琳:新世纪少数民族电影与“中国故事”表述初探|论文

2019-05-27作者:林琳

如何阐释中国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中国,多民族文化景观一直是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手段。在少数民族电影领域,“讲好中国故事”是以中国为本位、为主体、为目的的国家叙事。对少数民族电影而言,它不是一种政治正确的简单套用,而是少数民族电影世纪发展的最基本特点。

27日 05月 2019年

安静:执中而行:现代文明悖论中的灵魂安顿 ——《寻找罗麦》观后|论文

2019-05-27作者:安静

在《寻找罗麦》的众多影评中,评家比较忽略的一个背景是现代规则所带来的道德悖论。正是规则将罗麦与赵捷陷入自我良心的谴责,也是影片故事发生的根本原因。于是,返归自然,是罗麦与赵捷远离现代的心灵体验之旅;宗教的救赎与整合使赵捷与罗麦实现了精神的完全相契;最终,超越男性与女性、生命与死亡、东方与西方等诸多二元对立的执中而行,方为《寻找罗麦》的最终答案。

20日 05月 2019年

朝戈金: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主权——《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当今多样化世界中的文化自由》述评

2019-05-20作者:朝戈金

 人们要求融入社会、尊重民族、宗教和语言的呼声日益高涨,而仅仅依靠民主和公平的经济增长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制定承认差异、倡导多样性和促进文化自由的多元文化政策,使所有人都得以选择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以及参与塑造自己的文化──即让所有人都能够选择自我。   这段发人深省的议论醒目地出现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出版的《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当今多样化世界中的文化自由》(以下简称《报告》)中文版的封面上并非偶然。也许人们对“文明的冲突”论与“新帝国”理论先后引起的轩然大波还记忆犹新,正是这种关于全球“文化冲突”的观念及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震动,使如何在不同的文明和传统之间营造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社会,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控制和缓解语言、宗教、文化和种族冲突,如何在具体的实践中构建符合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全球伦理等一系列世人关注和焦虑的问题,成为学术界和国际社会不断展开辩论的焦点。   该《报告》的出台就是为了回应和促进以上问题的辩论和讨论,其中传达的首要信息,就是要将文化问题纳入当今社会发展的实践主流和优先思考的领域,其间包容的许多知识点透发着哲理思辨,对推进我们的人文学术乃至塑造我们的人文关怀,对理解身份认同、文化政策和社会治理的相互关联,对思考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主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性意义。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对《报告》做出评述,并就其间蕴含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主权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政策与文化遗产问题,做出摘引、转述和评论。

20日 05月 2019年

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论文

2019-05-20作者:巴莫曲布嫫

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懈努力下,国际社会对口头/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化表达与民众实践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这长达30年的历程背后,人们关于“人类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重视和共识,也随着概念化过程的不断拓展而得以深化。因此,从概念到实践,来回顾国际社会和相关学界做出的不懈努力,也有许多值得我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者去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20日 05月 2019年

巴莫曲布嫫:从语词层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公约》“两个中文本”的分析|论文

2019-05-20作者:巴莫曲布嫫

21 世纪以来,在文化遗产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法律文书堪称 2003 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但该公约目前存在两个中文本:在联合国秘书处登记、经其秘书长确认并纳入《联合国条约集》的“前在本”和并非交存于教科文组织秘书处且由其总干事保管的“订正本”。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其《公报》或网站正式发布的中文本既没有留下“订正本”的明确标记,也没有披露过“订正本”与“前在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基于这样一种“文本间关系”,通过档案查证和抽样比对,以期从《公约》本身厘清核心术语之间的关联、错位与对接,揭示二者之间的不一致处,进而结合两个中文本在中国的使用情况,说明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指”和“能指”,还是需要回到《公约》的概念框架中,以文本为原点,从语词层面观察《公约》创制的一系列关键词对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非遗”保护所施加的潜在影响及其意义消解的可能性。

20日 05月 2019年

朝戈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学理到实践|论文

2019-05-20作者:朝戈金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成绩瞩目,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从业者们对“非遗”的内涵和特征理解不到位造成的。文章从“非遗”理念的学理性基础、文化遗产公约的相互关联、与民众紧密相关的属性以及其共享性、跨界交叉性、工作对象的无边界性、参与观察、忠实记录田野方法的重要性、尊重遗产持有人的权利、准确理解“非遗”的“原生态”或“本真性”等九个问题切入进行了论证分析,揭示和解答“非遗”的内涵、外延特征。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 >>